时间:2020-09-16 10:58:45 来源:兰州日报
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不仅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各部门和各单位在行动,社会各界也纷纷“入伍”。作为全市创建主战场,城关区上下众志成城,从细节入手补短强弱,改变各类不文明行为。值得一提的是,来自该区各行各业的“新时代好少年”、“兰州好人”深入各路口和小区楼院,开展创文宣传和环境整治、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成为金秋一道亮丽的风景。
兰州好人率先垂范助创建
“大家稍等一下,绿灯亮了再走。”在城关区繁华路段,往来车辆川流不息。出行高峰期,交通文明劝导员“葛大姐”来到广武门十字,身穿红马甲,手拿引导旗,耐心劝导行人、车辆遵守交规。
“葛大姐”原名葛修琼,是个“80后”,因为善良、乐于助人,且常年致力于各类公益事业,而被人们亲切地唤为“大姐”。今年是她加入城关区爱心驿站公益协会的第12年。多年来,她为贫困山区孩子助学、看望辖区孤寡老人。只要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身影,总能在人群中找到她。
今年疫情最严重时,葛修琼提前从四川老家回到兰州,耗时32天,写了上百页工作日志,组织1726人次开展卡口点、社区摸排、清洁消杀、物资协调志愿服务,同时参与了献血、募集物资等活动。
多年来,葛修琼一直行善举,被评为“兰州好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劝导员是一份责任,每个人都文明了,城市才能真正文明。”完成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后,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乱摆放的单车,顺手放到了规定摆放区,一辆、两辆、三辆……在整理整齐后,她才满意回家。
同获“兰州好人”的还有张森、曲波二人,他们也在为文明城市创建、让兰州变美丽默默地付出。近期,他们主动带领10多名志愿者,走进一只船和农民巷东、榆中街、郑家台、静安门、付家巷社区的部分老旧楼院,对乱堆放垃圾、乱停乱放车辆、散落电线、小广告等进行整治,得到小区居民夸赞。
新时代好少年志愿促文明
在主城区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文明志愿者,上至两鬓斑白的老人,下至稚气未脱的学子,他们身着印有“志愿者”字样的红马甲,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队伍,助力兰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兰州犹如一方热土,不断培育出存好心、行善事、倡文明的志愿“向阳花”。
在刚过去的暑假假期里,城关区各中小学校围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让每个学子参与进来,引导孩子们向上向善。他们身穿红色马甲、手拿各类清扫工具,擦洗马路护栏、清理路面垃圾、铲除小广告,为创文加油。
今年12岁的曹梓珺,在父母和老师及身边环境的影响下,从小学三年级起就投身于公益活动。不但积极参与爱心捐助,而且每周和同学去公交、地铁站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垃圾分类和擦洗马路护栏,并将其作为每周的“必修课”,因表现积极被同学们称为“公益小达人”,同时获得了“新时代甘肃好少年”称号。“参加公益活动,我从未觉得辛苦,已成为我的习惯。”曹梓珺说,她会一直坚持下去。
“能够通过我们的行动和付出,为创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很有意义也非常值得。”张掖路小学六年级学生白忠昊,也是一名“新时代甘肃好少年”。看到社区全民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她便号召小伙伴们共同参与进来,同社区工作者一起巡查小区环境,交通文明劝导,清理小巷垃圾,老旧墙壁粉刷,以行动倡导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的生活方式,为居民营造优美、舒适的出行和生活环境。
“早上8时,孩子们准时到岗,顶着烈日忙一天,特别敬业。”山字石社区负责人说,学生们闲暇时间就来社区帮忙,穿上红马甲参与社区环境美化,传递文明之美,“小红人”已成为社区靓丽的风景。
发挥好人好少年引领作用
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非一朝一夕之功,非一人一力之为,唯有全民参与,同心携手前行,方可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牌。
城关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为充分发挥“新时代好少年”、“道德模范”、“兰州好人”的引领作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该区不断加大挖掘、推荐、评选和宣传的力度。通过社区向街道推荐,街道向区文明办推荐,区文明办向市文明办、省文明办推荐等方式,近三年来评选“新时代好少年”57人(区级45人、市级9人,省级3人)、“道德模范”24人(区级19人、市级4人、省级1人)和“兰州好人”38人。同时在城关区各街道、各部门、各单位以及门户网站、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上推送、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以影响到更多人。
“他们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人,但他们的身上却有着兰州人性格中最美的特质,折射着这座城市的美。把这些普通的‘新时代好少年’、‘道德模范’和‘兰州好人’推荐和评选出来,就是要通过树立典型,使道德力量引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为城市的发展增强不竭的内生动力。”城关区文明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座城市的文明不是靠高楼垒出来的,而是要通过一种精神和力量表达出来。这是一座城市的内在美。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他们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带动和引领更多的人参与创建,让兰州的城市文明更上一层楼。(记者 杨晟途)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