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9 11:26:05 来源:巢湖文明网
巢湖市公安局夏阁交警中队民警在积水中对汛情受困群众开展救援转移。图片来源:巢湖发布
栏杆集镇志愿者转移受灾群众。图片来源:栏杆集镇
连日来,受强降雨影响,安徽省巢湖市境内河湖水位迅速上涨,多处圩堤出现管涌、漫堤险情,村庄农田水浸、公路受损,多地受灾群众被安全转移至临时安置点。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一批批志愿者走进汛情受灾安置点,为受灾群众送去志愿服务“套餐”——布置安置房、开展卫生防疫;送去电影、竹板、舞蹈、书籍等文艺活动;开展义诊、理发……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帮助他们树立重振家园的信心。
槐林镇组织文艺小分队为槐林安置点群众演出。图片来源:槐林镇
为中垾镇受灾安置点群众理发。图片来源:巢湖文明网
“安置套餐”打造临时小家园
为受灾群众提前整理好床铺。图片来源:黄麓镇
准备好保温瓶。图片来源:黄麓镇
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就有一抹靓丽的志愿红。为配合黄麓镇政府救援工作,7月24日,黄麓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在黄麓初中安置点进行群众安顿工作,协助安置点开展卫生消杀、安排受灾群众生活、打扫安置点卫生,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在安置点,到处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床单、被褥等应急物资送到安置点,在安置点为群众整理床铺、打扫卫生,将水瓶、衣架等生活必需品布置到安置房内。目前,黄麓初中安置点内生活用品配备齐全,洗澡、洗衣方便,生活和卫生服务周到,安置群众情绪稳定。
柘皋镇柘皋中学安置点。图片来源:柘皋镇
为受灾群众分发生活用品。图片来源:巢湖发布
志愿者与小朋友聊天。图片来源:巢湖发布
7月23日上午,在柘皋中学安置点里,几个孩子坐在教室里开心地看动画片,教学主楼的一楼大厅里,被安置的村民们聚在一起看戏、聊天,有说有笑。
“我们是21号晚上住进来的,家里被淹后,是几个小伙子用船把我们拉出来的,然后把我们送到这里,出来得急,什么都没带,这里的人都帮我们安排好了,三餐吃得也好,食堂早上有蛋炒饭、稀饭、咸菜,看我们老年人行动不便,这些小大姐们还主动帮我们打饭,太谢谢他们了!”75岁的东街居民王光芝和88岁的高玉珍住在一个房间,她指着刚送来生活用品的镇扶贫专干昂冬感激地说:“这里样样齐全,水瓶、床单呀,吃的用的都有,连牙膏、花露水这些小东西都有”。“我们后勤保障人员每天都在这里,24小时轮流值班,保障群众有困难随叫随到,爷爷奶奶们早上五点多就醒了,我们就开始忙起来,虽然辛苦点,但是每次听到他们说谢谢小大姐,就一身的劲儿。”忙碌了一上午的昂冬说道。
楼道里,保洁人员正在打扫楼道卫生,宿舍楼下,驻守医生正在给转移过来的村民量血压。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告诉我们:“我们驻守在这里,大家身体有什么情况,直接来找我们,这里配备了常用药品,免费给大家用”。
据安置点负责人李怡洵介绍:安置点位于柘皋中学的宿舍楼和教学楼,可容纳600人,目前已安置243人次,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5岁。安置点都提前进行了清扫、消毒,每4人住一间房,生活用品配备齐全。安置点设置统筹调度、后勤保障、卫生防疫、秩序维护4个工作组,负责安置点的维护管理。为了丰富安置点群众业余生活,我们准备了象棋、扑克牌,放映露天电影,联系志愿者为他们开展心理疏导、免费理发,辅导中小学生课业,让安置点群众在这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志愿者为安置点群众送来方便面、蚊帐等生活用品。图片来源:烔炀镇
此次百年不遇的洪灾,导致烔炀镇紧急转移安置了数百名受灾群众,而他们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主要被安置在烔炀镇中心小学安置点、唐嘴村安置点和巢湖小学安置点。为了让老人们在新的环境中生活的平安、愉快,安置点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多种方式,把爱和关怀送到了老人们心坎里。
在巢湖小学安置点,生活着10户、27位受灾群众,全部是农村留守老人。结合学校供电线路负荷低的实际情况,巢湖小学蒋世文校长一家家地打招呼,指导他们如何错峰使用电器,避免因集中用电带来的故障。志愿者们不仅给老人们送来了方便面、蚊帐等生活用品,更把安全观念送到了老人们的身边,“千万不要在房间里使用明火!煤气灶不用时一定要关上阀门!”志愿者陈玲玲反复叮嘱道。
“文艺套餐”提升群众幸福感
文艺志愿者为安置点群众送上《抗洪快板》表演。图片来源:散兵镇
文艺志愿者在安置点开展巡回表演。图片来源:散兵镇
“打竹板,竹板响,我把汛情讲一讲!入梅以后大雨下,一天更比一天大……”7月26日下午,散兵中学安置点内传来了阵阵竹板声。镇文化站的周自友老师精彩的表演引来了观众们阵阵叫好。受汛情影响,散兵镇共有180名居民住进了临时安置点。为了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树立重振家园的信心,散兵镇文化站组织表演团队,走进安置点开展巡回表演。
一条横幅、一个音箱、一只话筒,舞台环境算不上优良,但演员离群众更近了,泥土气更浓了,心也更近了。演员们充分发挥文艺创作灵活多变的优势,用歌曲、戏曲、快板等形式,为安置点的群众呈现了一份“文艺套餐”,赢得了前来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也许是表演太有感染力,一位小观众竟情不自禁地跑上“舞台”,与演员一起同台共舞,引得观众们哈哈大笑。
“考虑到安置点的老年人居多,我们安排了红歌、黄梅戏、庐剧等传统类节目”,散兵镇副镇长王俊苹介绍说,“当然,最受群众关注的还是我们文化站的‘巨星’——周自友老师自编自演的防汛快板,不仅形式活泼、老少皆宜,而且将党和政府在防汛工作中的措施、政策融入其中,帮助群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一位坐在前排的观众说:“这些节目太合我们老年人的胃口了,那些歌曲和戏曲我都能跟着旋律唱出来。周自友是我们熟悉的表演老师,他每次表演都能带给我们快乐。只是还没看过瘾,节目就结束了。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住所和生活保障,还送来了这么好的演出,真的太贴心了。”
“中国好人”李义水为安置点群众播放电影。图片来源:夏阁镇
安置点群众观看电影。图片来源:夏阁镇
7月25日晚,夏阁镇元山中学临时救灾安置点广场人头攒动,人们饶有兴趣观看影片《超级保镖》。电影放映者是“中国好人”李义水,义务为安置点群众放电影,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驱除人们心中的阴霾。
李义水从事电影放映工作41年,足迹走遍巢湖市城乡各地。现在每年工资收入只有2万多,只够车辆运行的费用,可他痴心不改,一直热爱着电影放映事业,以服务群众为荣。李义水说,现在全镇有4个安置点,他将到各点循环放映,今晚是他放映的第二场。
李义水居住在山区,却心系抗洪救灾工作。7月18日,听说所在地里岗村要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李义水第一个报名:“抗洪抢险算我一个,别看我年龄大了,我体质很好。”从7月19日至22日李义水一连4天奋战在圩堤上,别看他已是66岁的人了,可他像小伙子一样扛包、挖土、筑堤,样样走在前。天天穿着胶靴在泥泞的圩埂上来回不停地奔波,脚后跟都磨破出血,他忍痛坚持着。
现在,李义水看到安置点群众缺少文化生活,便自告奋勇,承担起义务放映电影的任务。每到一个安置点,只要银幕一挂,喇叭一响,群众便接连赶来观看,这也是李义水最满足的时候。
安置点流动图书借阅点。图片来源:烔炀镇
志愿者陪老人一起下棋。图片来源:烔炀镇
安置点专场舞蹈演出。图片来源:烔炀镇
烔炀镇中心小学是烔炀镇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现住有受灾群众69户、138人,其中大多数是老人。自7月19日安置点接受第一批受灾群众以来,这里的工作人员就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如何让他们住得下来、住得舒心上来,其中尤为关注的是老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老人们岁数大,大多数不会玩智能手机,镇文化站驻安置点负责人就为老人们办起了阅报栏、借书处,还给老人们准备了党报和适合老人年龄段的图书。“安置点考虑得真周到!在这里,我能看上书、读到报纸,这比家里都好些。”倪村村民王大爷说道。为了丰富受灾群众的文化生活,镇文化站还安排每天播放电影,主打的是战斗片,正对了老人们的胃口,很是受欢迎。有些老人年岁大,眼神不好,安置点便提供象棋等娱乐工具,还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来安置点举办专场舞蹈演出活动,把安置点的日常文化生活排得满满的,让老人们再也不觉得空虚和寂寞。
一切为了受灾群众,为了一切受灾群众!烔炀镇各安置点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工作理念,真正把受灾群众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努力工作和服务,让在安置点居住的这些受灾大爷大妈们觉得原来生活还能这样美好。
“服务套餐”贴心温暖群众心
为受灾群众理发。图片来源:栏杆集镇
开展义诊活动。图片来源:栏杆集镇
为老人修剪指甲。图片来源:栏杆集镇
为让安置群众获得更好服务,巢湖市益仁社工避开漫水路段,辗转来到栏杆集镇青岗小学——栏杆集镇汛情受灾群众安置点,为安置群众送上服务套餐。
“大妈这边坐,咱们先理发再测量体温,不着急,一项项来。”志愿者贾静搀着一位群众坐下,并耐心讲解当天的服务项目。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逐一为群众理发、测量血压、清理耳道、修剪指甲,一边开展活动、一边与群众聊天,“大妈,你头发想留长一点还是短一点?”“以后指甲要经常修剪,不然里面会有很多细菌,不利于身体健康。”“您耳朵背是因为耳道堵了,现在听听是不是清楚多了。”
在安置点,到处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和群众拉家常,开展心理疏导,将最新汛情消息和抗洪抢险现场分享给他们,并告诉群众全社会都在全力以赴排除险情,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渡过难关;他们动手清理垃圾为安置群众营造舒适生活环境;他们整理床被,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生活需求。
据了解,为让安置点群众安全安心,栏杆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系益仁社工组织策划了此次服务活动,针对安置群众老人较多情况开设服务项目,目的是为了让安置点群众获得更专业贴心的服务,此次活动共服务112人次。
为安置点群众测量体温。图片来源:烔炀镇
为安置点群众理发。图片来源:烔炀镇
在烔炀镇唐嘴村安置点,每天一大早,村医杨泽三就带着他的同伴准时出现在老人们的房间里。“大娘,你这个血压有点高,可在吃药控制?”“大爷,你这个烟一定要戒掉,对身体不好。”“大娘,抽个空去市里的大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吧,放心些。”……几个房间一个一个走过来,“望闻问切”加叮嘱,杨医生一刻也不得停歇。
看到有些老人的头发和指甲很长,这样热的天气里,既不舒服,更不卫生,村干部联系到专业的社工团体,为老人们剪头发、修指甲。对着镜子,捋一捋刚刚修剪过后的头发,受灾群众曹大娘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些小丫头们手艺还真不赖!”她说道。
爱心企业送来免费早餐。图片来源:巢湖发布
王强、孙帮霞夫妻志愿者准备晚餐。图片来源:巢湖发布
4岁小志愿者李思扬和奶奶一起送饭给老爷爷。图片来源:巢湖发布
志愿者何霞、王菊姑嫂俩为老人整理床铺。图片来源:巢湖发布
志愿者组织大家跳广场舞。图片来源:巢湖发布
志愿者晚间值守维持秩序。图片来源:巢湖发布
在夏阁镇元山中学临时安置点,有这样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来自安置点转移群众,年龄最大者66岁,最小者18岁,他们当中有夫妻档、有姑嫂、还有一家三口,他们协助安置点开展后勤保障、环境卫生、秩序维护、物资发放、助老等活动,尽职尽责,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被称为“一支不走的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们整天像陀螺一样连轴转。每天早上5点多,他们便相约来到安置点食堂帮忙摘菜、洗菜、搞卫生。6点半,爱心企业送来免费早餐,他们要将每份早餐送到群众手中。7点,志愿者继续回来洗菜、切菜。之后,他们又要分头到安置点的各个楼道打扫卫生。10点半,志愿者盛饭装盒,将饭菜一一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手里。14点开始,志愿者们帮助老人打开水、整理衣被、打扫卫生等。老人们说:“志愿者服务真周到,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啊”。
元山中学安置点安置转移群众460余人,管理服务工作任务繁重,光靠7、8位镇村干部远远不够。66岁的杭桂英带头号召,其他一些群众积极响应,自发成立志愿者队伍,主动请缨,承担各种服务工作,安置点各项工作开展井井有条。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群众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由原来的12人壮大到现在30多人,其中有不少是大中小学生。
志愿者还组织转移群众跳广场舞,每到晚上音乐声响起,大家纷纷加入到广场舞队伍里,尽情舞动,也引来不少人观看。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服务别人,快乐自己!”这是志愿者们的共同心声,他们表示:“有党和政府为我们撑腰,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一定能战胜洪灾,重建美好家园!”(巢湖文明网综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