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4 09:23:55 来源:云南文明网
“为更好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引导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有序专业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普洱市文明办、普洱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出如下倡议……”1月30日,云南省普洱市广大志愿者收到这样的倡议: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带头落实防控措施、带头加强科学防护、依法有序参与防控、协助做好宣传普及、助力防控排查治理、助力做好医疗保障、积极提供专业服务。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普洱市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全市第一时间组建覆盖市、县(区)、乡(镇)、村(社区)的防疫志愿服务队伍1221支,招募注册防疫志愿者5万余名,实现了全市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全覆盖。志愿者来源于各机关、学校、医院、社区、乡村、企业。充分发挥法律、心理咨询等专业志愿者的优势和志愿者的性质,成立了党员、青年、巾帼、法律维权、心理咨询、文化宣传、关爱关怀、资金物资捐赠、乡村抗疫、社区小区抗疫、检查点抗疫等15支专业志愿服务总队,开展专业志愿服务,壮大“战疫”队伍,充实“战疫”力量,奏响了“战疫”志愿者之歌。
示范的力量
全市志愿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开展“战疫”实际行动,彰显志愿者的担当。
始终将科学规范放在首位,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向志愿者培训疫情防控知识300余场次,间接组织广大志愿者积极学习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增强科学防控能力。通过志愿者的带头和示范带动、指引身边亲友和社区群众自觉做好防护工作,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拒绝野味、不串门、不聚会,用科学有效的实际行动,配合支持好疫情防控工作。
根据普洱市应对疫情指挥部的统筹安排,广大志愿者主动深入到城区的思茅区凤凰路社区、宁洱县温泉村等社区乡村,以发放宣传材料、网站微信等线上线下,向社区居民和乡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3000余场次,共有3万名志愿者直接或间接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宣传服务小时数达到12万余小时。通过志愿者的实际行动,既宣传了党委政府的号召部署,也为如何防护起到了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专业的力量
专业性,是他们的志愿服务保障,为“战疫”增添有效力量。
普洱市卫生健康委团工委组织600余名团员青年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参与到一线的疫情防控战斗中,开展疫情监测排查,严密监测疫情,加入到对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排查队伍中,成立了90余名由不同医疗专业组成的疫情医疗志愿服务队,随时准备听候组织的安排调动,赴一线参与战斗。
普洱市文明办、普洱市人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普洱12355青少年服务台成立抗击疫情心理健康服务志愿团,成员是由有资质、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危机干预专家组成。服务志愿团充分发挥普洱12355心理咨询热线的优势,开通24小时免费心理服务热线,为普洱市民提供针对疫情产生的心理困惑咨询,引导前线工作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消除焦虑与恐慌心理、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云南(大格)普洱律师事务所积极响应司法机关、律师协会号召,主动承担法律人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本所“团队化、专业化”优势,成立“大格(普洱)抗疫法律服务志愿律师团”,决定为抗击疫情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包括:结合律所积累的社会经验,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应急事件作出法律研判预测,提出解决方案;为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军人、政法干警、新闻工作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等群体以及患病群众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在国家宣布解除此次疫情防控前对所有法律问题提供咨询;若有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愿派律师出场全力协助处置,提供法律服务等。
集体的力量
党员志愿者在行动。西盟佤族自治县村村寨寨大喇叭响起来,党员志愿者频繁播报疫情防控知识,并结合本地实际,用佤语、傣语、拉祜语播报。在西盟全县各村民小组,群众每天都能听到滚动播报的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和防范措施。在喇叭出现故障的村组,党员志愿者拖着移动音响,确保疫情防控的知识和措施宣传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社区志愿者在行动。1月30日起,普洱市思茅区思茅镇要求辖区内的出租房屋户主不得将房屋出租给外来流动人员;对已出租给外来人口,但承租人回老家过春节未返回的,请户主打电话告知租客暂时不能返回;对已出租给外来人口且承租人在出租房内生活的,租客凡是从疫区回来的,房主要督促承租人按照规定居家观察14天,同时配合政府、社区工作人员做好排查、监测工作,全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巾帼志愿者在行动。普洱市巾帼志愿者协会自发参加防疫工作,向社会各界募捐到草莓、玉米、饮用水、口罩等物资,并积极向有关部门和奋战在前线的人员配送。针对口罩短缺现状,西盟、镇沅、景谷等7个县的妇女同志发挥聪明才智,手工制作口罩1700余只,免费向有需要的人群发放。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各级妇联坚决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决策部署,全力发挥“半边天”作用,动员全县各级妇联干部、广大妇女和巾帼志愿者行动起来,迅速行动,全力抗疫。她们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做好卡点值守员,坚守岗位不漏一人,做好入户排查员,分类排查详细记录,做好防控宣传员,多措并举全面覆盖。
青年志愿者在行动。1月29日,共青团普洱市委面向全市各级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青联委员、团员青年发布了《普洱市青年防疫志愿者招募公告》,得到普洱青年青年的积极响应,点击量达1.5万余人。公告发布后,普洱青年纷纷主动请愿。通过组织化和社会化动员,积极组建普洱青年防疫志愿服务队,目前,共招募储备普洱青年防疫志愿者900余名。
爱心的力量
爱心,是全社会的志愿行为。
2月2日一大早,退役老兵李龙生就赶到村委会,拿着自己辛苦积攒的1000元钱,要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捐款,他说:“请你们一定把钱交给组织,一定用于疫情防治。”还有一位92岁高龄老人鲁亚平坐轮椅为武汉捐款5000元,用自己的方式为武汉加油。
2月8日上午,在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门口检测点,一位小朋友放下一个黄色的自制信封后转身就跑了。医院工作人员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封署名为“小6”的感谢信和600元钱。
2月10日,江城县康平镇瑶家山村六家社、中象脚、大碑、上新山、岔箐等几个村民小组农户自发组织为疫情防控工作捐大米、捐款,共捐赠大米3940斤。其中六家社27户村民小组农户(13户为建档立卡户)捐赠大米共2690斤,中象脚村民小组21户农户(18户为建档立卡户)捐赠大米1250斤。
同时,普洱澜沧古茶、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公司、西盟金蝌蚪装饰公司等企业也开展了一系列捐资捐物活动,助力防疫工作。
大爱无疆、情谊无价。这样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普洱各地上演。当前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陆续出现的爱心捐助,不仅仅是物资的捐助,更是力量的凝聚,充分彰显出社会各界共抗疫情的强大合力。
文明的力量
2019年11月,普洱市2019年创建全国志愿之城动员大会召开,会议提出,要按照中央、省、市文明委的安排部署和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要求,以制度化为前提、以社区志愿服务为关键、以志愿服务常态化为动力,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近年来,普洱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贺信精神和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稳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积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强化对外交流合作,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和项目化发展方向,普洱市的志愿服务不断取得新成效,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积极作用。
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以“关爱他人”为主题,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难群体、残疾人、贫困户等志愿服务活动上万场次。普洱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举办的“天赐普洱—普洱市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项目荣获“第三届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围绕脱贫攻坚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举办“关爱直过民族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行动”项目在 2019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支持项目”中,得到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的专项支持。该项目同时荣获“第四届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公益创业赛铜奖”。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对全市志愿者进行数据化管理,将全市20万余名志愿者个人信息和500万志愿服务小时数录入“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通过“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发布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环境保护、法律维权、健康义诊、脱贫攻坚等40个志愿服务项目,实现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有效对接。在社区、医院、银行、车站、公共文化设施、景区景点、窗口单位等建立44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参加服务的志愿者达10万余人次,志愿服务小时数达200万余小时。
在全省率先建立志愿服务演播厅,开设《志愿服务我来谈》栏目5期,建立“普洱市志愿服务网”和“普洱市志愿者”公众微信号,协调普洱城区10块电子显示屏宣传志愿服务工作,通过“一网一屏一公众号”宣传典型志愿服务80期和优秀志愿者30人,营造全面参与志愿服务的氛围。2019年,普洱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先后代表普洱市到北京参加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到福建参加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服务人培训、到广东参加第四届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并获得第三名。通过一系列的对外交流和合作,让普洱市志愿服务走向全国,志愿服务旗帜飘扬在祖国西南边陲。(普洱市文明办)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