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8059-268

内江“五大行动”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时间:2019-11-26 09:58:30 来源:内江晚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同职业、身份的人,因为同一份爱心,可凝聚在一起,发光发热,这便是志愿服务的力量。

11月24日,记者从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获悉,我市将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提出到2020 年底,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居民人口比例13%,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注册志愿者达100%,国有企业注册志愿者不低于干部职工总人数的70%,人民群众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达到90%。

志愿服务不仅是“助百姓解难、帮政府解忧、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还是更多市民的日常行为习惯。如何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内江将大力实施“五大行动”,汇聚爱心暖流,润泽千家万户。

义剪

志愿服务队伍提能行动:

提升服务效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关键在于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当代志愿者已经不是个体化的运行方式,而是组织化的行动模式,组织化的志愿者行动所带来的效应远远高于个体的志愿服务。

为此,我市积极做好志愿者招募工作,充分利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规范志愿者注册,壮大志愿者队伍。重点培育一批教育培训、法律援助、交通秩序维护、医疗服务、扶贫济困、敬老助残等专业性志愿服务组织,探索建立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对辖区内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骨干进行培训,实现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骨干每年至少轮训一次,通过现场指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实行新任志愿者上岗培训和定期培训。

志愿服务阵地强基行动:

拓宽服务平台

11月24日,在东兴区大千园,“内江市志愿服务V站”字样清晰可见,岗亭内部配有电话、桌椅、便民雨伞、饮水器、急救药箱等设施。志愿者在这里为市民提供交通信息咨询、饮用水、手机充电等志愿服务……

建设志愿服务V站,仅仅是内江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创新举措之一。

接下来,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稳定队伍、有统一标识、有活动项目、有服务对象的标准,我市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志愿服务中心,统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将其作为面向社区、乡村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阵地和平台。

与此同时,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企业、学校、医院组织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卫生、治安、环境建设、矛盾化解等志愿服务活动,建设提升志愿服务站点并加快实现全覆盖,完善志愿服务社区治理。

义诊

志愿服务品牌培树行动:

扩大公益影响力

“同学,是去参加高考吗?坐这辆车吧。”这是今年6月7日早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从2013年到现在,我市“爱心送考”公益志愿活动已走过了7个年头,从最初的100辆出租车到如今的1093辆出租车、200余辆社会爱心车辆,每一步都是我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甜城”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生动体现。

今年,我市还将继续打造“暖冬行·爱传递”“公益星期六”“青春志愿·爱在社区·靓在乡村·爱在旅途”等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除此之外,还支持鼓励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走进群众,了解征集意见建议,重点围绕民生需求、社会治理、重大活动等设计、储备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实时公开志愿者技能、特长和提供服务时间等信息,构建群众“点单”、志愿者“送单”的志愿服务模式,畅通项目供需渠道。

志愿服务活动拓展行动:

共享文明成果

“我们基本上每周都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比如:为小区居民义剪、磨刀,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市爱心志愿者协会有关负责人李伟告诉记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他生活中的常态,能帮到别人,自己也感到高兴。

为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我市将聚焦重大部署,组织党员干部、党校专家、道德模范、驻村第一书记等开展政策理论宣讲宣传;聚焦医疗卫生、生态环保、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和重要节点,发挥专业志愿者特长优势,广泛开展应急救助、走访慰问、助学助残、扶危济困、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幸福美丽内江建设。

开展便民服务

志愿服务文化培育行动:

传递榜样力量

今年51岁的黄学东,是我市一名普通的志愿者。谈起当初为何加入志愿者队伍,他告诉记者,“我要向父亲学习。”

黄学东成长在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亲长期义务为村里修路、帮邻居干活,被村民夸赞为“活雷锋”。父亲的一言一行也让黄学东从小学会与人为善、乐于助人。

志愿服务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度,是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温暖和力量。它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力量影响公众,以润物无声传递美德,让正能量的氛围充盈社会,让文明和谐和向上向善沁润人心。

因此,我市在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上,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与内江市“践行十爱·德耀甜城”活动结合起来,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创作生产一批展现志愿者风采的文艺作品,制作刊播一批“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公益广告,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进展、经验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激发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精神的社会影响力。

有责任才会尽心工作,敢担当自会奋勇向前。让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为此,我市建立常态化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嘉许机制,定期评选表扬一批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者组织、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全面推行志愿服务“积分银行”激励机制,礼遇优秀志愿者,邀请其参加重大赛事、重要庆典等活动。同时,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合理安排志愿服务所需资金,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必要支持,凝聚起新时代志愿服务人人愿为、时时能为、处处可为的强大力量,全面激发社会发展活力。

育文明人,建文明城,志愿服务蕴含一种温度,通过广大志愿者的发扬、践行和传递,最终汇聚为城市文明的暖流,潜移默化地滋润城市,润泽千家万户。当下,甜城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项目不断延伸,服务特色更加明显,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正稳步向前。

编辑:hcf

首都公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