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6 08:51:59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丹心向党”志愿者在市民广场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江苏省丹阳市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51个试点县市之一。每月20日,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农村集镇,无论是在农家小院还是在乡企车间,你总能看见有一群群身穿红马甲,胸佩红党徽的党员正在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丹心向党”志愿服务队。红色的身影和热情的笑脸不仅成为这座城市最靓丽的风景,也成为丹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最响亮的品牌。
一个支部一支队伍,一名党员一个志愿者。2018年11月,丹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市委组织部一起,组建了2500支、近3万人的“丹心向党”志愿服务队,这是丹阳人数最多、阵容最全的志愿服务“最强战队”。随着理论宣讲、文体活动、移风易俗、特殊关爱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丹心向党”志愿服务不仅极大丰富了党员组织生活内涵,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为文明实践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
理论宣讲的“主力军”,提振党员“战斗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让理论入耳入脑入心?丹阳市专门邀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姚呈明,江苏省首批“党课名师”、江苏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曹荣琪,以及镇江市级理论专家和丹阳党校骨干教师等组成最强“导师团”,给基层讲课,担任基层理论宣讲导师。此外,还在每个镇区组建了以各级优秀党员、基层骨干党员为主体的12支“宣讲团”。
江苏省首批“党课名师”、江苏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曹荣琪传授宣讲技巧
丹阳不仅有流动的“宣讲团”,更有定点的“永久牌”。根据农村分散广的特点,丹阳成立了60个“党员微家”,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学到最新的政策法规和农业生产技术,从而建立起以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主导,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支撑,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重点的理论宣讲强大“矩阵”。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百姓话说给百姓听,宣讲团通过这种更鲜活、更接地气的宣讲方式,让农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让党员在与群众的无缝对接中,提振了“战斗力”。
立足岗位的“生力军”, 提高支部“吸引力”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中凝聚民心、温润心灵。“丹心向党”志愿服务队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上具有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这使得志愿服务团队立足本职岗位,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志愿服务成为可能。
端午节,志愿者为农村困难户包粽子
丹阳市共有18068户残疾人家庭,残疾人在生活、就业及娱乐上存在着许多困难,成为全民奔小康的难点问题。江苏有线丹阳分公司和残联的党员志愿者,共同打造了全国首家“智慧残联”公共服务平台,让残疾人在家“一键”就能获得教育、就业、康复、基本生活等精准服务。
吕叔湘中学的“宏志班”集中了全市一批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高中生。为了让他们在高考路“一个也不掉队”,该校老干部支部16名已退休的党员志愿者,进行一对二的结对帮扶,在心理上进行辅导、在经济上给予帮助。2018年“宏志班”本科达线率达到91.6%。
服务农民的“野战军”, 提升百姓“向心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始终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融合。“丹心向党”志愿服务队以精准对接农民需求、致富一方百姓为已任,将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的党员“草根”技术专家和田野致富能手培养成乡村振兴路上的带头人,先后成立了“农民博导王金和工作室”“草菇大王姜建新工作室”等一批农村实用技术工作室。
“要致富,请金和”。丹阳迈村村书记王金和是江苏吟春碧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大学产业教授,他通过基地带动、合作社联动、品牌创优、标准示范等引导更多青年农户参与创业,并与大学生村官、返村大学生结成利益共同体,目前带动了丘陵山区4830户茶农、260户专业大户、8 个农业专业合作社,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小康路。
农民博导王金和指导茶农种植技术
丹阳皇塘镇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姜建新是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他自主研发的“优质草菇周年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当年唯一获此殊荣的农民。现在他所在的皇塘镇后亭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菇专业村,全村六成村民跟着姜建新种草菇致了富。
目前,丹阳已经把 “丹心向党”志愿服务队活动情况纳入各基层党(工)委年底综合考核内容,将支部志愿活动开展情况和党员参与情况作为支部评星定级、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每年年底,还会评选出十佳“丹心向党”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十佳“丹心向党”优秀志愿者,并予以表彰。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