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4 15:42:46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博物馆文化志愿者在社区讲解“深圳改革开放史”图片展。
深圳图书馆文化志愿者送春联活动。
重阳节期间,文化志愿者赴深圳市社会福利院演出。
“文义惠鹏城”文化志愿演出在笔架山公园举行。
福田区文化志愿者表彰活动举行。
今年5·18世界博物馆日期间,来自山东省邹平市的客人到深圳博物馆参观,受到了文化志愿者的热情接待。邹平市委宣传部部长郑红丽由衷点赞道:“我们通过文化志愿服务,重新认识了深圳!”
文化志愿服务,是深圳“志愿者之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体力行。一直以来,在深圳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深圳坚持把文化志愿服务建设作为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提升文化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快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历经多年的培育、引导和扶持,截至2019年6月3日,深圳共有各级、各类文化志愿服务队230多支,登记文化志愿者近3万人,已完成系统注册21880人、注册服务队203支。文化志愿者们像春雨般播撒在深圳的各个角落,成为基层文化的“生命因子”。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深圳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超五千场次,参与文化志愿者超10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近30万个小时,志愿服务活动场次、人次、时长连续五年呈现快速增长。由文化志愿者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已成为推进深圳“文化强市”建设的创新之举和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志愿者也已成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和生力军。
如今,深圳文化志愿者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2016年出台的《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提出,到2020年,深圳要实现文化志愿者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2‰。
1
起步早,组织健全管理规范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文化志愿者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着深圳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市民自觉参与公益文化活动的奉献意识不断增强,深圳比较早地对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在公益性文化场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尝试在市属文化场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实践探索。
1997年,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始开展学生文化义工服务;2000年,深圳博物馆试行文化义工服务;2006年,关山月美术馆推出文化义工服务项目……
2006年,深圳市群众艺术馆(现深圳市文化馆)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免费开放;2007年3月,深圳市文化局(现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台免费开放通知——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实行免费向社会开放,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
随着进入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市民越来越多,有限的工作人员与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原深圳市文化局)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组织、人士参与公益文化建设,大力推行文化义工服务,一方面为广大市民创造和提供实现自我价值、履行社会责任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有效地缓解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面和影响力。
在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深圳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体制机制和组织机构建设,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积累,深圳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健全、管理规范、保障有力,它们引导并伴随着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
注重制度引领——2007年,深圳市文化局(现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印发《关于实施和规范文化义工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对市属公益文化场馆文化义工的招募程序、管理模式、激励措施、退出机制等做出引导。
2013年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现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制定印发《深圳市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方案》,提出促进深圳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思路、举措。
2014年3月《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促进办法(暂行)》制定出台,这是深圳就文化志愿服务出台的第一个部门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全市文化志愿服务的组织架构、工作机制、工作要求、促进措施、激励保障机制等相关内容,对全市文化志愿服务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促进作用。
注重组织保障——2014年,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总队组建成立。市总队为深圳市义工联团体会员,由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现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总队长,构建起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文化志愿组织网络。市总队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适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协调有关事项;各市属文化场馆、各区、街道也分别组建了服务队。
注重平台支撑——依托市义工联技术平台,深圳建立“深圳文化志愿服务”网,打造集注册申请、项目发布、志愿者招募、风采展示、活动交流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志愿服务平台; 开通“深圳文化志愿”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重要文化资讯和各服务队工作信息,普及文化艺术学习方法,在丰富文化志愿服务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更好促进全市各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之间的交流管理。
注重队伍培育——根据个人爱好、特长和学习、工作经历的不同,深圳将志愿者分为专家型、专业型和服务型三个主要类别,三支队伍各有侧重、互为依托、互相补充。
其中,专家型志愿者由全市范围内在文化、艺术领域内取得一定建树、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专家组成,如著名声乐教育家姚峰、国家一级导演刘兴范等,以专业和权威提升志愿服务水平,通过示范的力量带动更多有心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专业型志愿者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核心力量,由具有文化、艺术专业特长的志愿者组成,深入开展各类演出、培训、辅导、讲座、展览、慰问等活动;辅助型志愿者是各级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主要力量,占据总人数的绝大多数,在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中认真做好检票、导览、礼仪、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工作。
2
保障有力,在培训、管理、激励、资金等各方面构建保障机制
深圳为文化志愿者建立了多层级的培训体系,有效提升文化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2017年,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总队邀请中国志愿服务培训专家、北京企业志愿服务联盟秘书长王忠平博士,浙江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王全吉分别举办《志愿服务项目策划与管理》专题讲座;2018年又先后邀请全国优秀文化志愿工作者、山西省文化馆培训部主任李世平,中国文化馆协会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惠君前来授课。据了解,市总队每年举办此类讲座已经形成惯例。
同时,深圳积极引导各级文化馆站服务队安排专业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区培训与服务。
2016年10月29日,“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总队深圳市福利院辅导点”挂牌成立,深圳市文化馆的声乐老师江伟民和民族舞老师李艳娥成为总队选派挂点基层辅导的第一批专业型文化志愿者。2017年底,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在深圳监狱设立辅导点;2018年5月,市总队第三个辅导点在深圳市司法局第二强制戒毒所挂牌成立,每个辅导点均选派专业老师前往辅导。据了解,市总队还将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基层服务、辅导点。
深圳还组织基层志愿者团队中的文艺骨干对有需求的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
比如,罗湖区群星志愿者协会在区文化馆的指导下,组织服务队中舞蹈专干,每年举办多期进社区的广场舞培训,为辖区广场舞爱好者教授正确的舞蹈技术,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和提升渠道。
此外,深圳各文化场馆亦根据业务实际,对文化志愿者开展多样化的业务培训、考核。
其中,关山月美术馆以馆办“第二课堂”“周末赏析团”“四方沙龙”等活动品牌为依托,加强对新招募志愿者的业务培训;深圳博物馆每年组织多期对新招募志愿者的岗前培训。
除了培训,深圳还从管理、激励、资金等各方面构建对文化志愿服务的系统保障,强化各级政府、各公益文化场馆对文化志愿服务的保障职责,力促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管理机制不断细化——在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总队的统筹下,全市各级服务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不同的管理机制。
其中,深圳博物馆组建了一支约1500人的志愿者队伍,成立志愿者自治委员会,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实现志愿者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制订完备的服务制度和运行机制,从志愿者招募、注册到系统培训、宣誓上岗、以及服务激励与管理等,都作出明确、科学的设计安排;每年六一前夕对少儿志愿者、年底对其他志愿者一年的服务工作进行总结表彰,为志愿者创造表演展示平台,有效激发了志愿者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激励机制不断健全——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总队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全市示范项目、优秀团队、优秀文化志愿者和先进文化志愿工作者,树立榜样力量。
在团市委和市义工联的统一部署下,建立了志愿服务积分入户政策,文化志愿者同全市其他各行业志愿者一样,可通过服务时长及效果换取深圳入户积分。
深圳每年定期举办文化志愿服务展示月活动、志愿服务成果巡展、增强文化志愿者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市民的文化认同感。每年编印《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荟萃》,图文并茂地展示各服务队年度的工作成果,增进各服务队之间互相交流、借鉴。
资金保障不断强化——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每年给予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总队资金支持,专门用于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统筹、宣传推动及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总队预留专项资金,用于全市各基层社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补助。
此外,各区、街道也划拨资金专项用于发展文化志愿服务,如宝安区每年投入500多万元保障“文化春雨行动”文化志愿项目建设。
3
品牌多,带动提升文化志愿服务效率质量
覆盖全市的“四点半课堂”、“文义惠鹏城”系列文化活动、文化志愿服务展示月活动、罗湖区“罗雪儿”公共文化超市点单式服务、福田区“托起梦想”公益培训工程、宝安区“文化春雨行动”、龙华“文化星火”志愿服务、龙岗图书馆书香义工……近年来,各文化志愿服务队分别探索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模式,探索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成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标杆。
其中,龙华区民治街道的“四点半学校”不仅广受孩子与家长的欢迎,还在全国家庭教育工作评选中被授予“全国基层示范儿童之家”荣誉称号,并入选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七彩小屋”项目;关山月美术馆的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文化部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优秀公共推广项目”。
在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深圳注重服务项目品牌化建设,通过常态化的品牌服务,有效带动、提升文化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项目更加精细化——深圳根据文化志愿服务多样化、市民文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细分服务人群、服务需求和服务特点,分类设立精细化的服务项目。
比如,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项目服务模块化运作,分类开设了包括文学、声乐、美术、语言、手工技艺等40多项志愿服务项目;深圳图书馆针对视障及老年人群体设立的“跨越障碍、共品书香”项目和针对弱势群体设立的“公益法律服务平台”已连续开展多年。
服务更加专业化——除了针对文化志愿专业服务特点建立专家型、专业型、辅助型三类队伍,分别建档、分类指导外,还根据志愿服务的不同类型,组织对志愿者开展专业培训辅导,让各类志愿者在不同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
比如,宝安区“文化春雨行动”志愿服务建立了文化义工(助手)、文化钟点工(推手)、文化辅导员(能手)三支队伍分别担当文化活动服务、广场文化活动引领辅导及基层文化队伍技术指导和管理等职责,彰显专业服务成效。
管理更加科学化——深圳加强项目品牌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激励和引导各级服务队开展贴近群众需求的文化志愿服务,创建服务品牌,逐步完成由“单向服务”向“双向服务”的转变。由传统的依托公益文化阵地开展服务,向以“阵地为主+广泛派送”的形式转换,加强开展针对特殊人群(弱势群体、不同职业群体)、基层社区和重大节假日的文化志愿服务,深入基层提供辅导、演出、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
深圳文化志愿者精神被广为传唱——2016年,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现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市文明办、团市委等部门的共同指导下,由市文化馆牵头,组织文化志愿者创作了歌曲《这里处处都是爱》,作为“深圳志愿服务主题歌”,在全市各志愿服务队中进行推广、传唱。歌曲还作为压轴节目参加由原文化部主办的“2016全国文化志愿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专题汇报演出。
4
效果好,繁荣基层文化提升市民文化素质
今年33岁的深圳歌手王如华是一名“五星级义工”,他虽然曾经沉醉于酒吧驻唱的尖叫,也收获过央视《我要上春晚》舞台的掌声,但在他记忆深处久久挥之不去的,却是在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义演场景。“用歌声做义工、用艺术做公益”,王如华加入龙岗区梦想义工艺术团以后,人生实现了飞跃。他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养老院、工厂、社区、军营等各类公益慰问的舞台上,出版了多首个人单曲和专辑,获得了国家、省、市多项歌唱比赛荣誉。
在深圳,像王如华这样的文化志愿者还有很多。通过发展文化志愿服务,深圳让藏身在民间的文化热心人士、文艺爱好者和活动骨干,变身基层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丰富和激发了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和兴趣爱好,同时也使一批有能力、有水平的文艺人才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脱颖而出,他们有效缓解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短缺的压力,提高了基层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创办于2015年的“文义惠鹏城——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经过4年的培育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深圳的又一张公共文化服务名片。活动名称中“文义”既代表“文化义工”和“文化志愿者”,又谐音“文艺”。该活动由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总队牵头,统筹包括全市各级公益文化场馆在内的文化志愿服务力量,组织专家型、专业型文化志愿者,结合市民文化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该活动每年举办文化志愿者进厂区、军营、社区等基层单位演出6-8场,参与志愿者300多人次,现场观众累计近5000人次;举办“玩转课本剧”——课本剧进校园活动10-15场,累计服务中小学生上万人次;组织阅读推广人举办阅读推广活动20场,活动场地集中在各级公共图书馆;组织市美术馆、博物馆优秀展品到校园、企业等单位举办优秀展览5场,安排专业文化志愿者现场讲解……
据了解,参演参加的志愿者均不收取报酬,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和饱满的热情,向广大市民传递奉献精神和文化力量。
在深圳,像“文义惠鹏城”这样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也还有很多,它们的服务内容贴近广大市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实际需求,使“文化民生”得到更好的落实,同时也得到了各级文化部门与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肯定。
2016年7月,由原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经验现场交流会”在深圳召开,深圳文化志愿服务经验被介绍和推广;2017年11月,在中国文化馆年会期间,受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委托,深圳市文化志愿服务总队举办“年度全国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展示”活动,深圳“文义惠鹏城”获得“最佳惠民项目”;2018年,广东省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在深圳罗湖召开……
此外,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喜阅365亲子共读计划”、宝安区福永街道的“爱心课堂”等项目先后被原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年度志愿服务示范项目,“爱心课堂”2018年初被原文化部授予“2017年度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典型项目”。
文化志愿服务还有力提升了深圳市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完善了市、区、街道、社区四个层级的“基层文化服务网”。
目前,在深圳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都可以寻求文化志愿者的帮助。通过文化志愿者的引领作用,进一步繁荣了基层群众文化,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使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特别是通过文化活动的熏陶、引导,市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整体提升的同时,城市意识、家园意识、文明意识也得到有效强化。(舒阳)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