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8059-268

最是良心好味道——成都94岁“网红”马婆婆的“粽子生意经”

时间:2019-06-07 15:34:35 来源:中国文明网

新华社成都6月7日电(记者袁波)拿起粽叶挽成圆锥形,舀勺糯米填入,扯条麻绳绑紧,一个粽子就立于手掌……连日来,成都马鞍东路“粽子一条街”四位“创始婆婆”中唯一健在的94岁马婆婆包粽子成为当地一景,引起网友关注。

记者采访了解到,把“良心好味道”视为生意本钱的马婆婆,27年来靠着包粽子的好手艺,不仅日子过得红火,还带动开创了远近闻名的“粽子一条街”。每逢端午,近百家商铺现包现煮手工粽,带动千余人就业,营业额好几百万元。

马婆婆本名叫周启玉,夫家姓马,因此周围人称她马婆婆。1980年马婆婆退休,原本和丈夫生活安逸,无奈命运在她最该享清福时拐了弯——1992年初儿子下岗,让她心急如焚。受到街坊李婆婆摆摊卖粽子的启发,她找来邻居梅婆婆和任婆婆在这一年合伙“创业”。

对退休老人“创业”,起初还有人说些风凉话,但马婆婆也坚持了下来。“人生有时和粽子差不多,难免受到冷言冷语,就像糯米要冷水泡,粽叶要冷水浸洗,最后才能煮好粽子。”马婆婆说。

第一次做生意,马婆婆买来25斤糯米,那时候糯米里有碎糠和小石子,她只能用手挑,眼睛痛得很,也要一粒一粒挑完,粽叶也要一片一片仔细刷洗干净。马婆婆相信,粽料要好,要讲诚信,不能搞一锤子买卖。当时白粽3元一斤,红豆粽4元一斤,没想到第一次出摊就卖完了。那年端午节,婆婆们每人分了500元钱。这一年,马婆婆67岁。

渐渐地,因为粽子干净卫生,回头客越来越多。合伙经营两年后,几人便各自立起招牌单干。

粽子生意是良心活儿,也是辛苦活儿。马婆婆每天早晨六点准时出摊,熬夜备料,端午熬通宵是常态。她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家里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最终全家人都学会包粽子,齐上阵把生意越做越好。

顾客多了,马婆婆家粽子用料“良心”不减。特色牛肉粽、板栗肉粽等都只买当天上好新鲜肉,农家腊肉粽用达州的土猪肉……

好名声口口相传,慕名来学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人劝“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但几位婆婆却都没有“竞争心态”,还收了不少徒弟。邻居任有素下岗后还要供女儿念大学,马婆婆主动给了她5袋糯米做“本钱”。“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我们晓得苦是啥滋味。”马婆婆说。

多年来,马鞍东路的粽子铺越开越多,而街上绝大多数卖粽子的商户都是婆婆们的徒子徒孙。这里粽子明码标价:白粽一般8元一斤,荤粽13至18元一斤。“包粽子看得见,吃得放心,价格比外面的实惠。”来往的市民交口称赞。

如今,“粽二代”“粽三代”接过接力棒,还开了网店,马婆婆时常念叨:“莫忘了招牌上的‘良心好味道’。”

“老妈对粽子感情深得很,要是我们甩摊子说‘今年不包粽子’,她肯定不高兴,一不高兴身体就不舒服。”儿子马天利对记者说。

话未毕,一旁的马婆婆又教育起儿子来:“我们靠粽子养家糊口,三个孙子都上了大学,日子好了也不能忘本!”

2014年起,“粽子一条街”要拆除的传闻四起。“当时很担心不能再卖粽子了。”马婆婆说。

没承想,2015年旧城改造项目落成后,马鞍东路社区保留了“粽子一条街”,2018年还成立手工粽协会,“小苗”逐渐长成“大树”。

马鞍东路社区党委书记何凤琴表示,“粽子一条街”重视诚信经营,商家必须实名登记管理,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

“从自发沿街摆摊到规范经营,‘粽子一条街’已经成为成都人过端午的重要印记。”76岁的成都市金牛区地方志办原副总编何传俊表示,老人用勤劳、善良、诚信创出的“粽子一条街”,赢得了百姓好口碑,也留住了端午乡愁。

编辑:hcf

首都公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