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10:57: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随着国内志愿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在日常社会治理和重大赛事、会议中,志愿者已成为“标配”。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超过1.1亿人,“人人参加公益”“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格局初步形成。
志愿文化在社会日益普及,志愿行为受到社会层面越来越高的认可,无疑可喜可贺。不过,在解决了志愿服务工作规模和量的问题以后,如何使志愿服务精细化开展,让志愿者工作发挥更大的效力,成为摆在志愿者群体乃至整个公益慈善界的共同命题。毕竟,不是所有穿上了马甲的志愿者都能充分履行职能,也不是所有的志愿活动都能够达到初衷。
志愿者注册数量多,真正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者稀少。这一方面体现在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持续化热情不足,一些志愿者参加活动仅有“三分钟热度”。有统计资料显示,能真正从事过志愿服务年超过20小时的志愿者仅占总注册人员的20%左右。另一方面,志愿活动的专业化要求加强,相对而言,现有的志愿者队伍缺乏合理配置,难以做到人尽其用。
志愿活动是无偿的、非功利的。但是,无偿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向志愿者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对志愿者的管理,也要遵循现代管理规律。
现代社会治理的一个特点是“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只有兼顾无偿性和专业性,才能让志愿者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下去。开展志愿活动,也不是要干扰社会运转的既有分工,而是要补充市场和政府治理的欠缺和不足。因此,像传统意义的“好人好事”,比如帮助清洁工人扫大街等,虽然在精神上依然值得鼓励,但并不是现代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
让专业的志愿者人才“人尽其用”,也是志愿服务激励的一种形式。人们参与志愿活动,不是追求经济上的回报,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按照广被引用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求是人们最高的需求层次。一个人能够通过手中技能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而不局限于为谋生而工作,这本身就能创造巨大的自我实现感。
随着志愿服务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志愿活动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介入性增加,很多志愿岗位需要参与者提供专业技能。比如,在陪伴老人、病人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的志愿活动中,需要志愿者掌握一定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再比如,在抢险救灾的志愿活动中,需要志愿者在具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前提下,掌握应急救援技能;哪怕是传统上的比赛、大会志愿者,也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外语能力、国际交流能力,能够灵活应对突发和意外情况。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专业技能,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经验积累。就业市场就是将人才合理分配给就业单位的过程。志愿服务的人才组织,也一样要遵循这套市场规律。一些能效低下的志愿活动不是缺乏人才,而是没有将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如此,不仅志愿工作开展得磕磕绊绊,志愿者也难以从中体会到荣誉获得感,削弱了其进一步从事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当下,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动员和组织的重要方式,甚至将成为基础性方式。越来越多的公益慈善活动转战线上,志愿服务也应探索和构建互联网的表达方式与输出窗口。
类似“天天正能量”的公益大数据平台,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持续、全面、高频率地采集公益领域的活跃信息,对全国各地公益动态和热点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就是一种高效的志愿活动推动方式。互联网重新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重新构建了志愿服务的组织方式。在互联网的介入下,跨地区的连动式志愿服务成为可能,公益资源的流动更加顺畅,信息交互有助于更好地配置志愿人才资源。
而对于具体的志愿活动项目,互联网也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很多人都有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发挥自己的才干。而一些志愿项目也因为各种原因,人才流失问题严重。把志愿资源和公益信息搬到网上,让数据跑起来,让志愿者少走路,进一步壮大了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的规模。
让小小的善意汇聚成一股暖流,让志愿精神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互联网可以发挥更大的潜力。只有深化志愿活动的专业性,让志愿者提供精准服务,志愿活动才能获得更大程度的认可,志愿者群体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也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王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