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9:55:20 来源:光明日报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初夏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冷暖交错,浓绿满荫。夜晚虽有些许凉意,但难以阻挡乡亲们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这得益于文明实践站的建立。
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
利用文明实践站让群众组织起来、学习起来、行动起来、凝聚起来、文明起来,逐步把新时代思想融入道德教化、以文化人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淄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体活动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针对农村居民的实际需要,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便民服务、文艺演出等活动,温润人心,温暖心灵。
义诊、修脚、磨菜刀、修家电……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固定时间在农村实践站“轮番上阵”。“真是太方便了,每个月这些志愿者们都来免费给我们服务,真是太好了。”赵瓦村的赵大娘说到这些时,难掩脸上的笑容。书法课、声乐课、戏曲课、舞蹈班……一系列活动在寨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倾情呈现”,为文化下乡做好充足的准备。
淄川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体活动和常态化活动项目,年度有计划,月月有安排,确定每月18日为固定主体文明实践活动日,所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统一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各镇办村居根据传统节日、生活节点及村居实际情况,每周五自行安排常态化文明实践活动时间,推动文明实践活动经常性、常态化开展,让群众在浓厚的文明实践活动氛围中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党的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百姓点单,志愿者送单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能不能组织好志愿服务队伍、运用好志愿服务机制,直接决定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成效。淄川区创新思路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初步建立起了百姓点单、专业制单、政府买单、志愿送单、百姓评单“五单制”运行机制,着力解决“人从哪里来、来了做什么、怎样做得好”的问题。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只有对上老百姓的口味和喜好,与本地实际、百姓需求紧紧对接,才能吸引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淄川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赋予农民群众充分的“点单权”,通过文明实践站点单、网格员走访点单、“淄川志愿云”点单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
群众的需求摸准了,如何设计课程来满足群众需求?淄川区采取专业制单的方式,组织民政、农业、教育等部门,分门别类由各专业部门按照国家标准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方案,使文明实践工作的内容、开展的活动与群众的需求实现精准对接。
淄川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进行推进,确定了“政府买单”政策。村居文明实践中心需配备的设施,由各村居提报,政府统一购买发放,对外请授课人员需支付的课时费、交通费等进行补助。活动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各类阵地建设、教材研发和文明实践中心活动运转等费用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和资金支持,确保活动运转。
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活动方式。淄川区成立区委书记担任总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同时,成立了理论、政策、科技、文化、法律、卫生、教体、“五老”志愿者等队伍。在社会层面,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善义德志愿者服务队等30支志愿服务队伍加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来。文明实践分中心和村居文明实践站,也分别建立了绿满乡村、守望相助等志愿服务队伍。同时,按照先培训再上岗的原则,召开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宣传员培训会议等,对志愿服务队伍进行培训,提升了文明实践志愿者的思想素质和服务水平。
建立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制度,要求每支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6次,每名志愿者每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长不少于20个小时。志愿服务时长根据内容形式、强度难度等进行量化,并进行相应的激励奖励。在全区广泛征集志愿服务嘉许回馈赞助商,鼓励婚庆公司等单位为志愿服务活动免费或折扣提供充气拱门、条幅、旗帜、背景墙等用品,组织区内景区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免费或折扣提供门票等,为志愿活动开展提供支持。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否契合群众的需求,是否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最终效果还是群众说了算。每次文明实践活动结束后,不管是村实践站还是镇实践分中心都会组织参与的群众对活动进行评价,群众有哪些收获、对哪些地方还不满意、有哪些意见建议、下一次活动期盼开展哪些活动等,现场反馈,及时对活动进行改进,结合群众需求安排部署下次活动,逐步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真正让文明实践中心的各项工作聚人气、有活力。(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闫盛霆)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