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8059-268

西子湖畔汇聚风景名胜新思维,专家纵论智慧景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时间:2024-11-27 10:05:34 来源:公益中国网

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已经成为提升风景名胜区管理效能、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优化游客体验的重要途径。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数字化、数智化、数据、人工智能等内容被多次提及,数字化赋能已经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项。

美丽中国大讲堂现场

11月26日,在杭州召开的2024智慧景区工作会议上,首次举办了《美丽中国大讲堂》直播节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推进智慧景区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主题,共同交流风景名胜区数字化赋能的创新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探讨智慧景区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协同推进风景名胜区智慧景区建设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初冬的杭州西湖细雨霏霏、山峦如黛,如一幅静默的中国山水画卷铺陈在游客眼前。西湖之滨的2024智慧景区工作会议现场则以现代智慧景区的如何构建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

《美丽中国大讲堂》中邀请了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中国联通集团文旅体育服务部总经理、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玲,西湖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千倩,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文旅行业总经理刘伟,四川川投智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文旅行业总经理、四川智胜慧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视觉融合场景体验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王春鹏5位在智慧景区领域具有深厚经验与诸多实践的专家,与大家分享如何通过智慧景区建设、数字化转型,赋能风景名胜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泛景区时代如何构建,智慧网络如何助力景区高质量发展?俞孔坚指出,当前,传统景区面临着资源、体验和运营方面的困境,同时也迎来发展机遇,其中网络化、泛景区是必然趋势。围绕旅居做文章,聚焦构建魅力景观网络、慢行体验网络、诗意栖居生活网络、高附加值的产品网络等四个智慧网络建构,打造舒畅体验流程,实现城乡共荣的泛景区概念。

中国联通集团文旅体育服务部总经理、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玲

在谈到发挥数据要素价值,赋能旅游景区创新发展时,李玲指出,当前风景区在综合管理、游客服务、保护利用、景区经营方面存在诸多痛点,极大影响了景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可通过挖掘现有数据价值,提升景区综合治理能力;发挥视频数据价值,提升景区运行监测水平,助力景区安全管理提升;整合多方数据资源,打造以景区为核心的消费业态;加速文化数据价值挖掘,助力文化体验和文化传播;应用大模型技术,赋能景区文化创意,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服务生态旅游,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智慧景区数字化转型进阶和提升文旅产品的品质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杭州西湖作为享誉盛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与杭旅招牌,其景区智慧化治理和服务同样独具高度。徐千倩分享了从2018年数字景区“1258”顶层设计,到2024年“1+1+N+1”数智西湖总体架构的迭代进阶,以及西湖数智景区建设过程中,在治理、服务和运营方面的思考,取得的先进经验,沉淀的特色产品体系。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文旅行业总经理刘伟

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技革新能否达到智慧可视,高效决策?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为文旅数智化融合升级提供行业领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已服务国内众多知名风景名胜区智慧化建设。刘伟介绍,大华股份基于坚实的多维感知技术底座,大力发展 AI创新能力在景区场景的广泛应用,通过数智孪生实现虚实融合、综合态势管控、对事件进行及时预警并响应处置,探索出一条将先进技术深度应用到景区实战管理中的成熟道路,助力景区构建智慧管理大脑,融合汇聚、全局指挥、精细运营。

在谈到人工智能助力景区高质量发展时,王春鹏指出,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和数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着力推进旅游强国战略,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打造风景名胜区行业大模型,构建旅游景区高质量数据集,创建景区数字IP及综合智能体,为游客提供保姆式、个性化、私有化服务,为景区提供矩阵式、组合化、集约化产品营销推广,以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原有应用,实现景区综合智能管控,助力景区高质量发展。

http://www.appbw.com/news/articles-13121.html

编辑:hcf 审编:admin

首都公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