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0:47:25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人民检察院
编者按 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业务竞赛近日落下帷幕,竞赛产生了10名“全国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40名“全国公益诉讼检察业务能手”和5个“优秀组织奖”。此次业务竞赛是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业务继续深化“培训+办案+研究”立体化精准培训模式,以案代训、以训促研、以研提质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行业树立标杆,为公益诉讼增添活力。让我们走近首届十大“全国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标兵”,倾听他们的心声,一睹他们的风采。
“益”心永恒 为民司法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 莫斯敏
如何实现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是贯穿这次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业务竞赛的时代之问,也是备考过程中考生们深入思考的必答题。
公益诉讼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应当如何履职?无疑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竞赛开幕第一题就考核公益诉讼线索发现的敏锐性,调查核实的全面性,并对一起跨区域公益受损案件进行审查。然而案件不仅限于办完、更要办好。以质效优先为导向,通过个案促进系统治理,推动跨区域协同共治,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如何处理好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的关系”,答辩赛场上评委之问,让我们再次回归到党中央对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设置的初衷,思考如何立足督促之诉、协同之诉的定位,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以“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为引领,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公益保护“中国方案”的独特制度价值。
如何平衡公益保护和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这是对我们心灵的考问。面临公益诉讼的后续执行等难点热点问题,在厘清公益诉讼与传统私益诉讼的区别下,努力做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完善制度程序设计,实现公平公正,这又给新时代公益诉讼检察人提出了新考验。
竞赛是思维火花的激情碰撞,是对工作实践的反思提升,更是对公益诉讼事业的由衷热爱。公共利益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利益。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诉讼领域的原创性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公益保护担当和为民司法情怀,是每一名公益诉讼检察人永恒的话题。“益”心为公,天下为公,维护公共利益,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我们一直在路上!
向光而行 “益”往无前
广东省检察院 赵一瑾
参加这次业务竞赛源自于对它的无比热爱,比赛让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补足了短板,收获了友谊,感受到了全国公益诉讼检察人的拼搏向上、团结和凝聚力。
这次比赛是对公益诉讼检察人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察。比赛内容新颖,涉及了公益诉讼实践中大数据运用、直播带货监管、公益诉讼专门立法等前沿问题;形式丰富,考察了从线索发现到审查起诉的全过程;贴合实际,考察形式包括案例分析、文书制作、案件汇报、答辩和模拟法庭辩论等,与办案的各环节十分契合。同时也突出了公益诉讼的核心办案领域和工作要点,体现了公益诉讼的基本理念,以赛促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这次比赛全面提升了履职能力。近年来,我所在的广东省检察院,以“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益保护为核心,在公益诉讼各领域积极探索,为丰富公益诉讼司法实践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也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备赛和比赛的过程中,通过向全国全省同仁请教和学习,解决了很多工作中的难题。每一次案件的讨论,每一个问题的探索,都推动着我不断思索和成长,这些都是我参赛的底气和动力。
我们将带着参赛收获的知识和力量,作为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火种,继续沐光前行,让检察公益诉讼事业发展的道路上群星璀璨,为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现代化发展,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心为“公” “益”路向前
湖南省花垣县检察院 杨敏
这次竞赛是一场激烈却温馨,严肃却活泼的业务能力大比拼,也是一次紧张却欢快、激昂却感动的公益诉讼大聚会。
密集赛程的背后,是所有公益诉讼检察人的奋斗奠基,台前奋笔疾书唇枪舌剑的我们,背后是所有工作人员一丝不紊的全力保障。这是一场公益诉讼检察人的思想碰撞、梦想交织的奇妙之旅。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通过案例分析、案件审查、文书制作、汇报答辩、模拟法庭辩论的“闯关”,我们检视了自己的日常所学所思所练,见识到全国各地优秀同行深厚的理论功底、先进的实践经验,也看到自己距离检察公益诉讼工作“高质量”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这次参赛选手不乏精英骨干和专家前辈。除了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值得学习的是一心为公的检察情怀,这些都远超过竞赛本身所收获的荣誉价值。检察工作使命崇高,任务艰巨,公益诉讼方兴未艾,未来可期。让我们怀揣热爱和梦想的力量,在未来的公益之路上笃行不怠,以更高质量的案件和工作来续写新时代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篇章。
竞赛终有时 “益”心永相随
湖南省长沙市检察院 彭兵
能够在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业务竞赛舞台上,用所知所学来书写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我感到无上荣光。
竞赛时光漫长而又短暂,考试的节奏紧凑而激烈,尤其是长达七个小时的案例分析和文书制作,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案件管辖等多重法律关系分析全面并到位,时间紧,任务重,中途甚至舍不得花上丁点时间去喝口水。
这场竞赛是一次对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是一轮对已有知识体系的系统再梳理,是一段发现不足不断突破自我的完善之旅,是一场使出洪荒之力的梦想奔赴。
竞赛过程中充满了紧张和刺激,但所幸所遇见的都是难得的美好,所经历的都是无法估量的财富。我将带着此次竞赛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获,奔赴更广阔的公益诉讼检察舞台,时刻坚守自己的检察初心,践行公共利益代表职责,切实维护好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目前公益诉讼检察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高质效办好每一件公益诉讼案件已经成为摆在全体公益诉讼检察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希望自己能对这一课题积极进行探索,并作出相应的努力和贡献。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多时候都难以将再见说出口,但一份美好的结束往往可能是另一份美好的开始,收获的知识也只有继续进行播种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发挥其应有价值。正所谓竞赛终有时,但学习永无止境,我也将“益”心永相随。
比赛非终点 而是更高起点
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 万力
作为第一代公益检察人,我是和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一起成长起来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从无到有、办案数量从少到多、影响力从弱到强,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我也在无数磨砺中从公益诉讼的门外汉成长为工作中独当一面的公益检察官。从摸着石头过河,和团队成员办理上海市首例食药领域惩罚性赔偿案件,首例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案件,到立足上海实际,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个人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城市公共安全、知识产权等领域开展深入实践,探索超大城市公益保护的“上海模式”,我对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也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如何在监督办案中树立“双赢多赢共赢”,贯彻“精准监督”等新时代司法检察理念。
实践中,我们不断面临办案能力和素质短板等问题的挑战。在最高检党组提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背景下,首届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的举办就有了更多特别的意义。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公益诉讼检察官?新时代公益诉讼检察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从初赛案例分析、文书写作、案例汇报、业务答辩,到决赛模拟法庭辩论,比赛设计的考试项目高度对标办案实际,从调查能力、审查能力、出庭应诉能力等全方位检视选手能力和素质。
复盘整场比赛,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公益诉讼高质效发展对检察官在素能上的要求仍有不少进步空间。高质效发展不只是办好某一个具体案件,而是要在办好每一个具体案件的基础上,实现检察工作全链条、全覆盖、全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对我而言,比赛不是终点,而是更高的起点。我不仅要答好比赛场上的考卷,更要答好实践中的考卷,最终是要答好时代赋予公益诉讼检察人的考卷。
回归岗位 扬帆再起航
山东省青岛市检察院 刘凌云
有幸自试点工作开始就奋战在检察公益诉讼一线,这么多年来,作为一名亲历者,我见证了检察公益诉讼的蓬勃发展和实践,在保护公益和促进治理的理念引领下,自己也迅速成长为一名与公益同行的检察官。从最初的边学边干,到现在的边干边想,逐渐脱离了就案办案的桎梏,学会把办理个案的经验拓展为办理类案的思考,学会从追求实现个案的效果延展为共性问题系统化的解决。同时在身边优秀的同仁示范帮助下,不断夯实业务根基,迅速补齐自身短板,一起用一身“检察蓝”守护“青山绿”,以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
参加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业务竞赛,我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仁齐聚一堂,以赛促学,以赛代训,这既是一次检验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比拼,更是一场思想交流和理念更新的碰撞。大家都很珍惜这次宝贵的机会,毫无保留地分享所学所得、所思所想,在互通有无中形成齐头并进之势,带着满满的实战干货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回归岗位,奋楫扬帆再起航。
我们是什么样,检察公益诉讼就是什么样。面对这项崇高的政治责任、神圣的法定职责、美好的公益使命、创新的检察职能,我会继续努力去做一个有理想、有高度、有担当、有情怀的公益诉讼检察人。
执实干之笔 答为民之卷
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 郑旭斌
“首善担当,益路京彩”。这是我们北京队参加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业务竞赛的口号,也是展示北京公益诉讼检察首都特色、首善标准的宣言。
执实干之笔,答为民之卷。作为一名从事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八年的老兵,经历了从试点工作到全面推开、从四大领域到全面探索的新阶段,深刻体会到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旺盛的生命力,也深知检察公益诉讼的快速发展对包括我在内的“公益诉讼检察人”知识储备、业务技能、监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推开公益诉讼后,一场对“公益诉讼检察人”理论和实践能力检验的业务竞赛应运而生。
热爱方奔赴,青春可加冕。还记得比赛预备会上有领导指出:“坐在今天的会场上,走进明天的赛场,你们是第一代公益诉讼检察人的佼佼者,无论最终比赛结果如何,你们的境界、修养和能力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备战和竞赛,确实极大提升了我的业务素养,完善了知识体系,规范了文书写作,锤炼了出庭能力。这些都将在今后的检察生涯中给予我积极能动依法履职的信心和底气。
倾心护公益,奋斗永不止。竞赛已落幕,新的征程即将开启。下一步,我将以业务竞赛为契机,重新起航,牢记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诉讼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胸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强化自身本领,将竞赛收获转化为动力,多办理高质效案件,以高业务技能为首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露珠虽小 却能反射阳光
浙江省温州市检察院 李欢欢
这次难忘的比赛,最高检通过设置颇具挑战性的试题,从线索立案调查、审查、案件汇报、出庭以及热点问题等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考察了我们公益诉讼检察人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水平,贯穿了实务工作的全流程,对检察官的证据分析、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理论研究等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美丽的江苏镇江,结识了来自各地的检察精英,收获了满满的检察友谊,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其他优秀选手的差距,找到自身在学习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具体方面,我将带着这些美好经历和珍贵经验回去,今后更好地投入检察工作。
我是2017年进入公益诉讼检察队伍,十分荣幸亲身参与见证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诞生和5年多来强有力的发展,个人也在学习工作中不断成长、成熟,对检察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深厚感情。露珠虽小,却也能反射太阳的光芒。衷心地感谢最高检为我们提供了这个难得的平台,让我们展现浙江检察的干事热忱与精神风貌。感谢省市院领导和同事给予我的充分信任、支持,使我不断增强自信。感恩我们浙江团队的所有领导和成员,在他们的大力指导下和队员的相互鼓励中,形成了整个团队坚持、认真、团结的宝贵品质,同时促进了我个人的不断进步。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希望每颗闪烁之星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继续为检察事业发光发热。
以赛促学 完成重塑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检察院 匡牧霞
检察公益诉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诉讼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对于全面实施仅五年多的公益诉讼检察制度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作为从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一名基层检察官,既感到自豪,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
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业务竞赛题目涵盖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的传统领域和新领域,既有理论也有司法实务,全面考察选手的案件调查能力、审查能力、庭审辩论能力和综合履职能力。能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诉讼业务精英同台竞技,以赛促学,我不仅增长了学识、见识和胆识,更是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理念、监督体系、履职要求、发展沿革有了全新的认识,进而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重塑和完善。
基层检察院是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基层法律监督质效越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越足。应勇检察长强调,基层检察院是检察工作的“底板”,要树立鲜明强基导向,创新机制、苦练内功,着力提高基层法律监督质效和水平。作为一名基层检察院的公益诉讼检察官,我将以此次竞赛为起点,补齐短板,精进业务,坚持实事求是抓落实,提升专业化履职能力,坚持遵循司法规律,严格规范办案,为公益诉讼检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扎实有效的公益诉讼工作助力检察工作现代化。
收获友谊 开阔视野
重庆市永川区检察院 胡玉婷
今年是公益诉讼检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一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里,我们终于迎来了公益诉讼检察业务条线的全国竞赛,全国各地检察机关99名选手齐聚于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的茅山脚下,以自己的方式在这场盛会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非常荣幸自己可以作为选手之一代表重庆参加这次全国竞赛,在这里接受洗礼与淬炼。紧张有序、跌宕起伏的能力大比拼,让我开阔了视野,交流了经验,精准认清了自己的业务短板与素能差距,也收获了满满的友谊,更让我看到了我们检察公益诉讼队伍的精神风貌和专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我对检察公益诉讼事业高质效发展的信心。
竞赛是一场对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而备赛的过程,更是对自己决心、耐心和毅力的考验,没有对检察公益诉讼的坚定信心和诚挚的热爱,不可能坚持到最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通过长达一年的竞赛备赛过程,让我对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理念、履职要求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公益诉讼知识体系进行了重塑和完善,真正达到了最高检八厅举办竞赛的目的: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练。
告别赛场,回归到本职工作后,我将以本次竞赛为新的起点,把所学所思所悟更好融入新时代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中,继续加倍努力、用心用情做好工作,通过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岗位,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办准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检察公益诉讼事业高质效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带着热爱,让我们一起共赴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星辰大海吧。
(图片:闫昭/摄)
http://www.nmzhuozi.jcy.gov.cn/jcfc/202306/t20230605_4165656.shtml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