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0 11:29:5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导师的队伍越来越年轻,在一些高校,那些最年轻的“硕导”“博导”已经是90后了。在大学中,师生关系是一门学问,正如00后整顿职场那样,90后作为导师中的年轻力量也开始重塑大学里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中国式大学师生关系多是“师徒”式的,“拜师学艺”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老师和学生通过这样相对封闭式的传承关系形成自己的学术“家谱”,在一代代的传承中,还会形成自己的“学派”。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板”也成了高校中不少同学与自己导师拉近距离的称呼。而如今,90后导师似乎不愿再做“师父”或“老板”,他们正在探新路。
通过采访几位优秀的90后博导、硕导,笔者发现,年轻导师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上进行创新,保留了传统师徒的情谊,保留了生活与科研之间该有的边界,却增加了一些平等和沟通、理解与共情。
年轻的导师眼界宽广,在具体管理学生时,他们往往会采用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例如,有的导师会专门进行“团队建设”,包括设计特有的logo、文化衫,进行团建等,还会建立成型的管理和培养制度,而这样的制度不仅是约束学生的,对导师自己也同样适用,显示了一种师生平等和公开透明的态度。
同为年轻人,这些导师一定是最能与同学们共情的。有几位教师不约而同地谈道,他们最排斥给同学们“画饼”,因为同学们现在走着的路自己曾经也走过,那些自己经历过的抉择和挣扎仍历历在目。在生活上,年轻导师的先天优势就是可以和同学们玩到一起,在这其中,他们与其说是导师,不如说是学长。而这些思想上的引领、生活上的建议,则从前辈对晚辈的指导,变成了“朋辈互助”。
而在他们种种鲜活的特点中,最令笔者感动的是他们先天带有的、不被社会雕琢的赤子之心。有一位教师回忆起自己过教师节的场景,同学们突然冲到他办公室里,手捧鲜花、拿着礼物对他说“老师,祝您节日快乐!”然后热热闹闹拉着他合影,这让他感动了很久。也许,他还会经历很多次教师节的惊喜,但这样的触动大概也只有在年轻时才能体会到。
作为大学教师中最年轻的一批人,他们往往有着超越同龄人、令人惊艳的履历和科研成果,但作为教师,他们的职场之路才刚刚开始。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他们同样会经历困惑与迷茫,这也是他们成为“大先生”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他们会学习到越来越多的教学技巧、为师之道,也希望他们不会因走得太远而丢掉最初走进校园时的初心与梦想。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