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9 16:11:49 来源:新华社
一个原本略显粗拙的茶杯,杯腰间嵌绕一圈刺绣后,让人眼前一亮;一个看似普通的手工绣片,表面点缀錾刻的银饰纹样后,立马变得精致……
“除了原汁原味地制作,融合创新更是激活传统民族手工技艺的关键,赋予了非遗技艺更旺盛的生命力。”非遗传承人彭艺说。
贵州青年非遗传承人彭艺在工作室里。新华社记者骆飞摄
彭艺家在贵州乌蒙山区的化屋村,这里世代居住着苗族的一个支系——歪梳苗,其独特的刺绣、蜡染等手工技艺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这些技艺的传承“青黄不接”。
自幼耳濡目染苗族传统文化的彭艺,一直跟着家人学习,并苦心钻研,成长为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贵州青年非遗传承人彭艺在刺绣。新华社记者骆飞摄
这些年,彭艺奔忙在“拜师学艺”的路上,松桃苗族的双面绣、三都水族的马尾绣、黔南瑶族的枫香染和布依族的蜡染……在遍访贵州非遗传承人的同时,她还常到省外学习,拓展眼界,“跨界”吸收各种工艺制作技艺,包括景德镇的瓷器烧制、浙江的黄杨木雕等。
“‘跨界’学习,拓宽了自己的创作思路,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技艺碰撞出了多彩的火花。”她为传统技艺的激活、“嬗变”感到高兴。
贵州青年非遗传承人彭艺在穿针刺绣。 新华社记者骆飞摄
“当前的汉服热、国潮热等圈粉不少年轻人,特色手工技艺既传统又时尚。”彭艺认为,传统“一针一线”的传承和发展迎来春天。
彭艺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设计理念、制作技艺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将刺绣、蜡染等与陶瓷烧制、银饰制作、木艺打造等跨界结合,瞄准市场多元消费需求,带动了当地30多位绣娘、染娘就业。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中。”她高兴地说。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