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10 15:41:51 来源:人民网
今年秋季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2008年9月1日当天,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五星红旗。那一天,是华坪女子高中第一次开学的日子。面对国旗,校长张桂梅(见图,新华社记者李贺摄)带领学生们郑重宣誓:我们会用生命来保卫我们的国旗,我们会用生命来保卫我们的祖国!
张桂梅的名字,如今已是家喻户晓。但她每天还是一如既往:一个小喇叭不离手,督促学生起床、学习、睡觉。“我就是一名山村老师,用知识改变孩子们的命运,把他们送出大山,是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张桂梅说。
“我想为华坪做些事”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发言讲到这句时,提高了音量。
说起与华坪的缘分,张桂梅有些哽咽:“最初的想法就是报恩。”18岁,张桂梅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后考取师范学校,毕业后和丈夫来到大理教书。丈夫不幸因病去世后,1996年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镇,调到条件相对较差的丽江华坪中心中学教书。
1997年4月,张桂梅查出重病。因为怕耽误毕业班考试,她把诊断书放进抽屉,忍着剧痛,直到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院手术。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华坪给了她温暖。县里发出倡议为张桂梅募捐,一名家住山里的妇女,把仅有的5元钱回程路费都捐给了她。
手捧着乡亲们的“情义”,张桂梅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
从那时起,张桂梅的生命就和华坪、和教育扶贫连在了一起。“在华坪的20多年,是我一生中最精彩、最幸福的时光。”张桂梅说。
“要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沿着华坪县城边的狮山南巷往坡上走,红黄色的大铁门上,挂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标语,这里便是华坪女子高中。自从来到华坪教书,张桂梅发现,班上总是男生多女生少。张桂梅认为,一个受教育的女性,在很大程度上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于是她暗下决心,“要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帮助山里的女孩子们”。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张桂梅想尽了办法。
2002年,张桂梅把自己获得的所有奖状证书都打印出来,摆在昆明街头“募捐”。5年间,她经常被误解、被骂是骗子,但她从未放弃。
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把她办女高的梦想传播开来。随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她办校。
如今,华坪女高在当地已颇有影响力:一本上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0%以上,高考成绩综合排名位居丽江市第一。
“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我内心非常满足”
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第一个出现在校园里,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课……尽管已经64岁,而且身患心脏病、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张桂梅依旧还是拼命工作。
10多年来,张桂梅翻山越岭,走过约11万公里的家访路,共接收近2000名农村女孩入学。她一遍遍劝说家长:“上高中我们不收一分钱,上了大学我们也会帮忙”;她从不在学生家里吃饭,一行人员都是自带面包、方便面、矿泉水;她不仅管孩子学习,遇到路不通、水不通的情况,总是协调相关部门帮忙解决。
1998年4月,张桂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党旗下默默许下诺言:要努力成为江姐那样的人。“能把青春献给党,献给党,正是我无上的荣耀”,江姐的这句唱词,成了她的人生信仰。
学校老师们都知道,她最爱唱《红梅赞》,爱看《红岩》和歌剧《江姐》,她也把党章和红歌带进学校,教给学生。华坪女高每周都有一堂全校的思政课,由张桂梅统一组织理论学习。张桂梅认为,高中阶段是信仰塑造的关键期,红色基因的传承,关乎孩子心灵的塑造,能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我内心非常满足,她们将来都能拥有美好的人生。”张桂梅说起学生,露出欣慰的笑容。的确,华坪女子高中走出的许多学生,都以张桂梅为榜样,能吃苦、肯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美好的青春。
今年秋季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2008年9月1日当天,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五星红旗。那一天,是华坪女子高中第一次开学的日子。面对国旗,校长张桂梅(见图,新华社记者李贺摄)带领学生们郑重宣誓:我们会用生命来保卫我们的国旗,我们会用生命来保卫我们的祖国!
张桂梅的名字,如今已是家喻户晓。但她每天还是一如既往:一个小喇叭不离手,督促学生起床、学习、睡觉。“我就是一名山村老师,用知识改变孩子们的命运,把他们送出大山,是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张桂梅说。
“我想为华坪做些事”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发言讲到这句时,提高了音量。
说起与华坪的缘分,张桂梅有些哽咽:“最初的想法就是报恩。”18岁,张桂梅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后考取师范学校,毕业后和丈夫来到大理教书。丈夫不幸因病去世后,1996年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镇,调到条件相对较差的丽江华坪中心中学教书。
1997年4月,张桂梅查出重病。因为怕耽误毕业班考试,她把诊断书放进抽屉,忍着剧痛,直到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院手术。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华坪给了她温暖。县里发出倡议为张桂梅募捐,一名家住山里的妇女,把仅有的5元钱回程路费都捐给了她。
手捧着乡亲们的“情义”,张桂梅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
从那时起,张桂梅的生命就和华坪、和教育扶贫连在了一起。“在华坪的20多年,是我一生中最精彩、最幸福的时光。”张桂梅说。
“要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沿着华坪县城边的狮山南巷往坡上走,红黄色的大铁门上,挂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标语,这里便是华坪女子高中。自从来到华坪教书,张桂梅发现,班上总是男生多女生少。张桂梅认为,一个受教育的女性,在很大程度上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于是她暗下决心,“要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帮助山里的女孩子们”。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张桂梅想尽了办法。
2002年,张桂梅把自己获得的所有奖状证书都打印出来,摆在昆明街头“募捐”。5年间,她经常被误解、被骂是骗子,但她从未放弃。
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把她办女高的梦想传播开来。随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她办校。
如今,华坪女高在当地已颇有影响力:一本上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0%以上,高考成绩综合排名位居丽江市第一。
“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我内心非常满足”
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第一个出现在校园里,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课……尽管已经64岁,而且身患心脏病、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张桂梅依旧还是拼命工作。
10多年来,张桂梅翻山越岭,走过约11万公里的家访路,共接收近2000名农村女孩入学。她一遍遍劝说家长:“上高中我们不收一分钱,上了大学我们也会帮忙”;她从不在学生家里吃饭,一行人员都是自带面包、方便面、矿泉水;她不仅管孩子学习,遇到路不通、水不通的情况,总是协调相关部门帮忙解决。
1998年4月,张桂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党旗下默默许下诺言:要努力成为江姐那样的人。“能把青春献给党,献给党,正是我无上的荣耀”,江姐的这句唱词,成了她的人生信仰。
学校老师们都知道,她最爱唱《红梅赞》,爱看《红岩》和歌剧《江姐》,她也把党章和红歌带进学校,教给学生。华坪女高每周都有一堂全校的思政课,由张桂梅统一组织理论学习。张桂梅认为,高中阶段是信仰塑造的关键期,红色基因的传承,关乎孩子心灵的塑造,能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我内心非常满足,她们将来都能拥有美好的人生。”张桂梅说起学生,露出欣慰的笑容。的确,华坪女子高中走出的许多学生,都以张桂梅为榜样,能吃苦、肯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美好的青春。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