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30 10:50: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再打开乘车码,购买地铁票。在青年志愿者的带领下,10余位老人乘地铁到达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在山下的“茶马花街”,他们独立点餐、扫码、支付等;晚上回到家,又将一路拍摄的美食、美景发到了朋友圈。
老人们这天的出行目的不是游玩,而是参加“毕业考”:独自完成导航、用微信支付购物、拍照、修图、发朋友圈等。
“上了手机班后,我儿子给我微信转账,我用微信支付买菜,不用再让他陪我去取现金了。”70余岁的乔淑芝说。
在昆明市五华区大观街道三合营社区,“智酷花甲”手机班人气很旺。从2018年3月开班至今,已完成128学时,有60多名“老同学”从手机班毕业。他们平均年龄72岁,最大的83岁。150人次参与手机班的志愿者服务,其中不少是青年志愿者,有大学生、公务员、银行和公司职员等。
“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年轻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而老年人的生活却变得越来越不方便。”“智酷花甲”手机班项目发起人、昆明市五华区手搞青年创新人才服务中心理事长张星明说。
手搞青年创新人才服务中心是团昆明五华区委孵化的青年社会组织。两年前,社区里的老人周育英和彭素兰总找张星明问一些手机操作的问题,她们奇怪“手机相机只能看见自己,不能拍景”,也不知道手机音乐怎么播放,短信积分怎么兑换,京剧软件怎么下载。
在耐心回答老人们的问题后,张星明发现老人们对智能手机有迫切的学习需求。“他们不是不需要,也不是学不会,而是没有人教他们。”
2018年3月,团组织购买服务,手搞青年创新人才服务中心开设了“智酷花甲”手机班,成为三合营社区“朝夕相伴”慈善超市服务项目之一,“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让他们能享受智慧、酷炫的科技晚年生活”。
周育英和彭素兰是手机班第一批学生,张星明成为第一个老师。在授课时,他发现这些没有计算机知识的老年人特别像孩子,必须用故事和图形帮助记忆。于是,他手绘了许多图片,把“设置”称作“小齿轮”,把“Wi-Fi”叫做“小雨伞”。
慢慢地,“智酷花甲”手机班在社区名声大噪。手搞青年创新人才服务中心在昆明市志愿者网发布招募信息后,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前来报名,第一位志愿者钱金艳是一名全职妈妈。
他们手绘研发了一套老年人能接受的课程,开班仪式、班长竞选、线上填报、二维码签到,都要在手机上完成。在张星明看来,老年人只有真正理解了才会用手机。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慢一点、稳一点、细一点,一次课程只讲授两个知识点。中间穿插课堂实训,多让老人们练习。
在给老人们上课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也开始反思。云南大学博士生薛昊说,自己过去教父母用智能手机很不耐烦,直到做了志愿者,才理解了父母的困难和心情。
“老年智能手机班不仅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陪伴、温暖了老人,给予他们心理支持,还起到丰富居民生活、融洽邻里关系的作用。”大观街道办事处三合营社区党委书记罗霄说。(记者 张文凌)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