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07 21:43:54 来源:广州日报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六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其中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不顾实际使用大额财政资金建设景观工程问题。
根据披露,该县从2016年至2019年耗资5300余万元,在间距不到500米的入城口,建设了两座高达28米、宽达145米的秦汉仿古城门,一座大型雕塑和两个远离居民区的景观广场。当时,榆中县仍属国家贫困县,财力有限。可县穷“志”不短——如此一个贫困县竟出手阔绰,举债造景、造门,大搞“形象工程”。这般大手大脚,难怪会被树为“典型”。
“形象工程”臭名远扬,为群众所深恶痛绝。
可近年来,仍有个别地方顶风而上。其中,又以“文化地标”颇为吃香。其实打文化牌、打造文化地标并无问题——倘若能够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既符合地方发展实际又能展现当地风貌的建筑设施,无疑能提升城市形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又能带动旅游业发展,实现多赢。然而,一些地方打着“传承历史文化”的招牌,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其建设的项目中看不中用,纯粹为形象而形象,只是个好看的“盆景”。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形象工程”的背后,说到底还是政绩观出了问题。
古人云,“政如农功”,强调春耕夏耘,不可能一日见效、立竿见影。可现实中,有人只盯着“开花早、结果快”的工作,热衷立竿见影的显绩,厌烦“不显山、不露水”的潜绩;有人只贪一时之功,只图短期“效益”,为此不惜大上项目、搞大工程。其背后,都是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是私心杂念、浮躁心态在作怪。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领导干部的一块“试金石”。在其职,尽其责,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必须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必须紧紧聚焦群众期盼。就以花钱来说,如今各地都还存在民生短板,面对不少发展难题——要把钱花到关键处,就必须克服浮躁心态,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就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远离“形象工程”,多做民生实事,如此才能打造出一个地方最好的“形象”。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夏振彬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