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4 11:42:08 来源:社会工作教学与研究
近日,我社重大项目“大国攻坚·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入选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这再次彰显了华理社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的出版特色与品牌优势。此次国家基金评审结果的颁布,正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的编写专家亦作为中国社工界的一员而投身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全面收官之年,也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关键时期,在这其中,中国社工都投入了专业的力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此次,我们特别邀请了“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总主编、中国著名反贫困专家向德平教授和本套丛书的项目编辑藕园,给大家讲述社会工作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中所展现出的专业力量。
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
社会工作的专业力量
庚子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横行,中国按下了暂停键。由新冠肺炎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给原本沉浸在欢乐祥和气氛中的中国人蒙上了一层阴影。突如其来的疫情不断拷问着我们:当城市、个人被迫成为孤岛的时候,如何安全、有尊严地越过寒冬,迎接春天?
疫情就像一场大考。从最初的疫情爆发,迅速蔓延全国,到目前疫情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离不开从钟南山到李文亮,所有的医护人员的竭心尽力;离不开从企业、社区到个人,社会大众的合力驰援。社会共同体精神,历经沧海横流,共显英雄本色。
社会工作是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和促进共享发展的制度要件,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关系调适、能力提升等社会服务的专业力量,在帮助弱势群体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信心、提升自我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社会保障等服务。
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要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组织动员联系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对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要加强组织引导、畅通渠道、鼓励支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指导和帮助企业等会员单位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
武汉作为本次疫情的中心地区,经历着疫情爆发以来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严重困难。在保卫湖北、保卫武汉的战役中,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和武汉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武汉市社会工作者积极组织社工机构和社工人员,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行动。
1月24日,武汉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发布《关于武汉社工参与冠状病毒性肺炎防治工作的倡议书》,同时发布《关于招募专业社工提供肺炎防治支持性志愿服务的公告》,招募专业社工开展医护人员心理疏导和减压服务、社区工作者心理社会支持、居家隔离者后援支持。1月25日,动员、组织武汉市社工机构和社工院系专业人力资源,开展专业社工参与服务的系列培训。1月26日期,组织社工机构开展服务。通过线上微信群,链接全国范围内的心理专家和医生等志愿者,组建“社工+心理/医务”线上联合服务小组,为社区居民、隔离人员、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开展相应的科普宣传、信息咨询、心理支持、情绪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
期间,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支持服务试点。在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社会组织管理局联合指导下,与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湖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武汉逸飞社会工作服务社联合编写了《社区“三社联动”线上抗疫模式工作导引(第一版)》,立足社区、三社联动,通过线上微信群,由社工协调统筹,链接全国范围内的心理专家和医生等志愿者,组建“社工+心理/医务”线上联合服务小组,通过三级微信群(泛社群、聚焦服务群和重点陪助群),为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居家隔离/留观人员及家属、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和严重焦虑者等,开展相应的科普宣传、信息咨询、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健康咨询、服务协调、资源链接、个案辅导和个案管理服务。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师开发武汉“2+3”线上社区下沉抗疫模式工作指南,两名专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3名志愿者(医务、心理、助手),协同居委会及相关医疗机构,以移动互联网工具,建立以社区为本的三级防御机制,推行“从家到家”的居家筛查及干预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行走的社工”团队,以实际行动抗击疫情,开展多元主体间的资源对接工作,积极进行政策倡导,向政府相关部门递交了《抗疫工作16条建议》、《关于武汉市‘集中救治’措施的实施建议》等建议。
江汉区“社工共振”线上社工志愿者建立隔离点陪护微信群,在线及时缓解服务对象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将日常生活需求、共性及个性化需求及时反馈给现场工作人员,做好合理安排和解释工作,与服务对象、现场工作人员达成共识,同时针对情绪低落、激动的服务对象采用一对一线上辅导。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市20余家社工机构共有超过200名社工投入线上线下服务,在紧急介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出了宝贵的探索。由此可见,在本次疫情面前,社会工作者既是政策倡导及制定的智囊团,是链接物资及打通渠道的传送带,是提供心理疏导及减压服务的治疗师,还是下沉社区基层联防联控的逆行者。
国家是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随着疫情的逐步趋稳,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全面收官之年,要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攻坚战是新时代三大战役之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工作起源于贫民救济或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就是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理念正是人们在与贫困及相关社会问题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意义。社会工作介入是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实践,助力脱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月26日,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发布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示,由我社策划的“大国攻坚·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入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类目,获批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大国攻坚·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重大战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十三五”社会工作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计划实施方案》等而精心策划的一套原创高水平大型主题系列丛书。丛书由知名减贫专家、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向德平教授牵头,主创团队成员均为国内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团队成员中,国务院扶贫办减贫专家 1 名,民政部特聘专家 5 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 名,资深教授、博导12 名。上述主创团队代表国内反贫困社会工作领域的最高水平。
△2019年3月16日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推进会在武汉召开(图为与会者合影)
本套丛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点面结合、布局合理,编写思路清晰、重点明确:第一部分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总论,从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导论、模式、理论、案例四个部分总领全书,奠定了本套丛书的学理基础;
第二部分特定视角下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从社区为本、抗逆力、内生动力、资产建设、扶智扶志等 10 个特定视角,揭示了社会工作在参与反贫困工作中的多维度帮扶,从注重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帮扶,到更加注重对贫困地区人口的精神塑造,帮助其增强自我造血能力,从而摆脱“穷根”;
第三部分针对特定对象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从儿童、老年、妇女、少数民族等4个特殊群体入手,聚焦贫困人口中的弱势群体,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掉队,体现扶贫工作的托底保障功能;
第四部分反贫困社会工作典型案例研究,从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推动教育扶贫实践、深度贫困地区实践、绿耕实践、城口实践、赣北实践等 5 个典型案例,鲜活地展现了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这是社会工作专业以教学研究为根、以实证为本、以服务社会为先的集中体现,不仅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重大战略,也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建设搭建了反贫困领域的研究高地。
同时,本项目均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和探索,这也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中国本土化实践和在地化服务夯实了基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颜”,无论是由新型冠状肺炎引发的防疫阻击战,还是为全面实现小康而进行的脱贫攻坚战,都极大地考验着一个民族应对风险、砥砺前行的能力,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力量,一定会投身其间,付出自己的努力!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