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8059-268

高校公益教育: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

时间:2019-11-15 08:38:07 来源:公益时报

高校公益教育: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在致辞中表示,有志于从事公益行业的大学生有情怀很重要,但还需要相应的素养和能力

高校公益教育: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

2017年,致力于公益教育的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成立  高校公益教育: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

紫江公益慈善中心学院参与社会实践

■ 本报记者 王勇

随着公益组织的蓬勃发展,公益人才的缺口和需求量急速增大。如何才能满足这一需求?“高校应该是成为我们公益人才的供给方。”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表示。

公益人才培养是公益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高校公益教育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凸显。那么,目前我国的高校公益教育是否回应了公益行业的需求呢?如何才能进一步推进高校公益教育?

11月3日,在由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主办的“应然·实然——高校公益教育的创新探索”论坛上,来自高校、公益行业、政府部门的嘉宾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巨大的公益人才缺口

最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就业人口需求不断增加。

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81.7万个,比上年增长7.3%;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980.4万人,比上年增长13.4%。社会组织就业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数量的增长速度,显示出行业对人才的极大需求。

而按照我国7.8亿的就业人口计算,社会组织就业人口占比还只有1.26%。这一水平远低于国际水平。据黄浩明介绍,美国社会组织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已经接近10%。

照此计算,我国社会组织领域的就业人口需求还有数千万的缺口。要填补这一缺口并不容易,由于社会组织领域存在专业性门槛,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加入的。

“即使是普通的公众参与到公益事业中也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需要有专业的意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周俊强调。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社会组织领域最需要的是项目管理、筹款、传播的人才,随着行业的发展,人力资源、法律、财务等偏后台职能支撑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强。

从组织治理的角度,社会组织需要负责决策的治理人才、负责执行的管理人才、负责监督的监守人才。

与此同时,社会组织一般人力规模不大,导致大多数成员往往身兼数职。要找到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容易。

“我们一年到头不停地面试,各种筛选,问题是很难找到一个特别跟机构契合的项目官员或者传播官员。”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表示,“整体的匹配度比较低,这是我们机构现实的情况,我了解到其他的机构也是这样的。”

基金会与高校合作办学

公益行业人才短缺的现状却已经成为困扰公益组织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了解决之一问题,公益行业和高校一起进行了探索。

2012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和北师大珠海分校三方合作建立了北师大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开展公益慈善领域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

2014年,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与中国侨联合作设立公益慈善管理学院,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公益慈善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和紫江公益基金会合作设立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开展了包括公益慈善管理辅修计划、公益慈善管理人才暑期学校计划、海外访学研修计划等在内的公益慈善教育项目。

2019年,敦和基金会发起了“敦和·善识计划”,20位获得项目资助的高校老师将围绕《社会与公益》《社会创新与创业》《慈善伦理与文化》等开展公益慈善通识教育……

“在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当中融入慈善和公益的要素,既是让学生得到更全面、更美好的成长和发展,也是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构筑美好生活的工程人才储备。”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表示。

公益教育的探索创新

合作机构成立后,公益教育的探索创新在高校中逐渐迈开了步伐。

一方面,完全按照四年制本科的方式打造的专业开始出现。

浦江学院公益慈善管理学院的四年制本科专业开设了项目管理、资金筹集、公关传播、行政管理四大核心课程。

一方面,高校老师开设的公益慈善公选课在多个学校出现了。“单个老师的力量也不容忽视,这种星星之火,可能在未来几年会发挥不小的推动的作用。”中央民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健表示。

在教育方式上,与行业紧密结合成为共识。“我们的课程有个底线原则,必须要保持超过1/3的课程是实务课程。我们还保证了1/3的老师来自实务界。”北师大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杨志伟强调。

浦江学院公益慈善管理学院教授谢家琛则表示:“光在学校里面培养不出公益人才的。所以要鼓励我们学生到一流的基金会实习。”

这些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以紫江公益慈善中心为例,据童世骏介绍,截至目前,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学生和社会公益人士近600人参与修读了紫江公益慈善中心的课程,举办了两届公益慈善教育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我选公益课程最主要的原因我做了很多的志愿者活动,但是并不了解社会发展跟公益的关系,我想通过公益课程去了解更多关于公益背后的故事。”华师大社会工作系大二学生关雅文表示。

这些在高校接受了公益慈善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公益行业,为行业注入了难能可贵的新鲜血液。据杨志伟介绍,他们大概有60%的学生和校友在基金会就业。

“一个大学生学了四年的公益慈善,他对于这个行业认同感非常强。他们来到这个行业,可以解决人员流动和不稳定的情况。”李健强调。

从边缘向主流推进

尽管已经有了不少的创新探索,但公益教育在高校中仍然还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

“早期的高校公益教育是作为一种边缘性的探索和尝试,是以辅修的方式,或者是项目制的非正式的办学的形式在探索。”李健表示。

截至目前,公益慈善课程仍然没有进入高校的专业目录。已经开展公益慈善教育的多是民办高校,只是近几年才有包括北师大在内的少数公立学校加入到了公益教育的阵营当中。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主动报公益专业的还是少数,很多是调剂过来的学生。“公益慈善是个很小的行业,知道的人很少。”谢家琛表示

“从公益慈善人才供给方来看,高校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黄浩明强调。

与此同时,已经开展公益教育的高校还面临着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公益教育的问题。

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刘志阳看来,公益教育是个新物种,面对的对象是新新人类;教育内容里需要加上新技术;要有新的场景设置去吸引学生;需要新的教师去回应这些变化;需要设定新的目标。

“要触动到原有的教学体制,要修改、修订、变更,协调起来的工作量就非常大。”基金会中心网执行副理事长兼总裁程刚表示,这就导致高校的变革周期会很长。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从高校的层面,李健认为,需从政策设计、课程体系研发入手,同时加强高校与公益实务界的合作,共同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公益新人。杨志伟则提出,应从教育体制改革、高校课程创新和教师培养三个角度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我觉得高校把空间释放出来就好了。我特别希望高校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跟社会连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吕全斌表示。

从基金会的角度,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杨晔表示,基金会与高校要在公益教育上达成共识,同时希望高校的管理层面能够提供一定的灵活性,允许这种探索的进行。

“我希望有更多的资助型基金会,还有更多的大学,大家一起协同创新,一起来努力地把人才供给的缺口补上。”孙春苗表示。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中心举办“应然·实然——高校公益教育的创新探索”论坛的目的正在于此。

这已经是中心举办的第三届公益慈善教育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我们希望推动更多公益行业和高校的学者专家一起探讨公益教育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给中国的公益教育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共同推进公益教育事业的发展。”紫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琳强调。

编辑:hcf

首都公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