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8059-268

“智慧养老”助力“老有所依”

时间:2019-10-31 08:54:12 来源:公益时报

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快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打造多层次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事实上,随着民众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关注,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养老”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那么,目前中国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状况怎样?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

多重扶持政策破解养老困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与庞大的老年群体相对的,是养老资源的供给难以满足养老需求。

养老困局如何破解?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认为:“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养老转型升级带来机遇。智慧养老将突破传统养老在居家照顾、出行、安全保护、健康管理、精神关爱五方面的难点。”

近年来,国家已经出台了不少扶持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包括依托现有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等。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28条具体举措,指出要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包括要促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等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应用;在全国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改善服务体验等。

除政策支持外,试点落地也初见成效。目前,全国共有238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130条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和29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申报也已启动。

多层次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

智慧养老有多种体现形式。比如有专门针对老人的穿戴设备,可以对老人进行定位或者远程监控,有突发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告知看护人。慢病管理系统可以为老人提供智能化的饮食运动处方、风险评估预警等。在健康管理方面,互联网、大数据能为老人健康管理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和防护。

更多现代化技术与智能设备的应用,会带来多层次的服务内容,解决更多元的养老需求,这也是智慧养老相较传统养老更具优势的地方。

例如,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中的运用就有很多可能。“人工智能技术既可以简单地监测老年人的血压、心率等健康指标,也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移动出行等问题。”中瑞福宁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永认为,人工智能还具有一定的交流能力,未来可以帮助缓解独居空巢老人的精神关爱问题。

避免“智慧不养老,养老不智慧”

目前,社区、机构、医院、驿站等形式的养老服务覆盖能力仍然有限。特别是居家养老,所需的人力成本最高,也是智慧养老最被寄予厚望、期待发挥更大作用的领域。

但智慧养老的发展仍需提质增速。

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婉萱指出,现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情感技术发展较慢,人工智能养老产品仍多偏重于基础功能,但老年人群体对人工智能陪护产品的情感交流体验更为看重。另外,应用人工智能的养老产品价格也普遍较高,对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形成了较大压力。

“很多智慧养老产品考虑精度很多,但考虑温度很少。对于老年人来讲,人文温度很重要,技术不是万能的,不能技术至上,要避免智慧不养老、养老不智慧。”吴玉韶指出,智慧养老是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现在一些智慧养老产品的问题忽略了用户体验,“比如很多可穿戴设备的体验并不好,要以个性化服务和产品建立新的体验,形成新的需求,引领新的消费。”

问题虽然存在,不过在张婉萱看来,中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整体上正处于上升阶段,未来诸如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养老服务中的价值,还会不断被发现和认可。

编辑:hcf

首都公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