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19 08:44:07 来源:中国青年网
8月16日,“2019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赠仪式在山西吕梁临县举行。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中国青年网吕梁8月17日电(记者 李川) 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军民鱼水,到而今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全速发展,70余年间,在山西吕梁革命老区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样70余年间,在这里始终不变着一种情感,那是一种传续至今的晋绥革命家庭与吕梁儿女之间的深情厚谊。
而今,这份情谊被一群“晋绥儿女”传承延续,他们献计献策、捐资捐物,以实际行动回报着老区人民当年对于革命先辈的爱护与支援,以赤子之情回报着他们“家乡”的父老乡亲。
8月16日,由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带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副理事长马小鸣、理事田小明、项目主管段翔等基金会代表一行携手爱心企业专程赶赴山西吕梁临县,举行“2019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赠仪式,为100名即将步入大学殿堂的寒门学子进行捐资助学,将晋绥儿女的浓浓赤子情谊送到老区贫困学子们的手中和心中。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寄语学子。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临县位于晋西吕梁山西侧,西临黄河与陕西榆林隔河相望。在革命战争年代,临县是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期间,由叶剑英、杨尚昆等革命先辈组成的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曾在临县驻扎一年,成为中央前委和全国各解放区的红色枢纽、后方基地,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年间,临县儿女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同样是吕梁精神的孕育地之一。
而今,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临县依然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临县所面临的现实境况,也引起晋绥儿女的牵挂和触动。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介绍“晋绥情·阳光助学活动”。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一碗米,做军粮,一尺布,做军装,一个儿子送前方。”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感慨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几乎倾尽所有无私支援帮助共产党、八路军,无怨无悔,不求回报,这份鱼水情不管过多少年都不能忘。”
而今,作为晋绥儿女,段晓飞矢志尽己微薄之力回报老区人民,将父辈未尽的心愿完成,“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为了能让老区贫困学子圆梦,对我们而言,这就是知恩图报、不忘初心。”段晓飞说道。
吕梁市人大副主任、中共临县县委书记张建国致辞。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吕梁市人大副主任、中共临县县委书记张建国表示,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时代,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学子都有梦,“之所以能实现梦想,就是因为有像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这样的爱心团体伸出大爱之手,助力贫困学子圆梦。希望受捐助的同学步入大学后好好学习,常怀感恩之心,学有所成之后建设国家、回馈社会、回报家乡。”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马小鸣(左二)宣读爱心企业捐款名单,右一为吕梁市政协副主席薛爱平,左一为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高玉堂。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据了解,近年来,临县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019年高考,临县参加高考总人数为3942人,达线人数为1200人,创历史新记录。其中二本达线人数715人,一本达线人数187人,艺体类达线人数298人,并有3人考上清华大学,1人考上北京大学,比去年整体有较大提升,再创佳绩。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携手爱心企业向应届高考学子代表捐赠助学金和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编著的书籍《前辈的身影》。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今年以573分成绩被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的应届考生刘晓霞毕业于临县一中,是100名受捐助贫困家庭优秀学子之一。
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刘晓霞曾欢呼雀跃、热泪盈眶,尽情享受幸福的时刻。然而,短暂的兴奋之后,求学路上的各种费用又令她心情沉重,陷入忧愁。
“因为家境并不富裕,我从小懂得生活不易,立志学医,将来用我的医学知识去治疗家人,治疗每一位被病痛折磨的病人,今年高考我如愿考取医学专业,但学费等各项费用,又让我内心无数次担忧,害怕我的梦想会拖累本来就贫困的家庭。”刘晓霞说道。
而今,一份5000元爱心助学金再次鼓舞起刘晓霞的信心。“这份爱心,为我的医学梦想又一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对我而言,它不光是一笔厚重的物质财富,更是我人生成长中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刘晓霞感言道。
中澳煤层气能源有限公司三交北项目部副总经理吴晓光代表爱心企业发言。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大爱无疆。4年来,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将一笔笔助学金送到寒门学子的手中,正是践行“知恩图报”的爱心精神。
而今,这份爱心依然在延续,在传承。据悉,“2019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第三站还将走进吕梁市石楼县,为120名寒门优秀学子送去60万爱心助学金。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一行走访受捐助学子家庭,送去行李箱、书包、餐具等爱心物品。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