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8059-268

俞敏洪:社会责任是企业应有之义 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

时间:2019-10-28 15:14:33 来源:网络

“也许我们做不了太伟大的事情,但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员,我们如果能够尽一己之力,让有些事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更加美好,有些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变得对生活充满希望,我们也会从中体味到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10月16日,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老师亲自带领下,“我的大朋友 -- 新东方乡村儿童一对一助学计划”正式启动。

500个新东方大朋友 将持续陪伴乡村孩子成长

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2017年超过一成的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为农村留守儿童。2017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1550.56万人。这些孩子因为教育条件匮乏、缺少亲人陪伴等原因,缺乏精神鼓励和自信,丧失学习动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或性格缺陷。相比物质帮扶,他们更需要持续的师资支持,以及心灵的陪伴和精神的激励。而这些,正是新东方精神的底色,也是新东方公益的应有之义。

成立26年来,新东方一直努力通过各种手段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优质教育资源,从兴建希望小学,到输送优秀老师到农村培训教师和学生,再到通过网络远程教育的方式给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进行辅导,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做更多。”10月16日下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我的大朋友 -- 新东方乡村儿童一对一助学计划”启动仪式上,回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表示好老师的长期陪伴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这次,他希望通过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充分调动新东方的优秀教师资源,让更多老师与乡村学生直接交流,持续陪伴他们成长。

“我的大朋友 -- 新东方乡村儿童一对一助学计划”倡议书自8月29日发布以来,新东方内部报名踊跃,最终经过层层筛选,新东方公益基金会联合集团教学管理部共选拔出500名教学经验丰富、富有爱心、甘于奉献的教师志愿者。他们中有教龄10年以上的明星教师,有连续多年参加公益支教的志愿者老师,也有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希望去帮助更多孩子的老师。

教师志愿者们将在俞敏洪带领下,与来自全国欠发达地区的500位四年级到初二的农村中小学生一一结对,陪伴他们直到初中毕业。期间,他们将通过手机、儿童手表、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帮扶对象进行远程交流,结合寒暑假支教、实地探访等,担当起乡村孩子们生活、学习中的良师益友。希望能够帮助他们考上当地重点高中,最终考上好的大学,从而改变自己、家庭,甚至一个村庄的命运。

“新东方老师要起到一个大哥哥、大姐姐的作用,不光辅导他们学习,还要关怀他们成长。”俞敏洪现场勉励教师志愿者们,并要求他们对帮扶对象负责到底,“即使离开新东方,走到天涯海角也不能放弃。”

此外,该项目也得到了著名演员于谦、实力歌手王晰的关注和支持。10月16日,于谦、王晰也莅临启动仪式现场,并受邀为新东方公益基金会爱心大使。

坚持公益26年 新东方持续输出物质支持和精神激励

“公益”二字,一直都是新东方的精神内核一部分。26年来,新东方默默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公益道路” -- 以教育为本,以责任为求,从物质精神双方面给予需要帮助的人帮助和支持,鼓励和关爱。

自1993年成立至今,新东方在捐建希望小学、设立奖助学金、支援灾区等方面累计投入4亿元。除了连续开展了12年的乡村教师培训项目“烛光行动 -- 新东方教师社会责任行”,新东方还通过“梦想之旅”、“自强之星”、“一校一梦想 -- 新东方助梦行动”、“新东方春蕾助学行动”等活动,持续向欠发达地区输送物质帮扶和精神激励,希望通过公益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用创新技术推动教育公平。

2016年4月起,新东方开始通过互联网在线支教的方式,对口支持四川省康定中学、泸定中学、木里中学、盐边中学,贵州省毕节六中、兴仁民中、兴义三中,河北省广宗一中、湖北省浠水闻一多中学、北京市延庆中学等学校。部分学校高考大学入学率能提高20%。

“社会责任”是新东方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拥有优秀的师德师风,也是新东方“老师好”的重要标准。新东方不仅要求自己的老师好,还希望向行业输送更多的优质教师和服务,最终助力教育事业进步,推动教育公平。

“也许我们做不了太伟大的事情,但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员,我们如果能够尽一己之力,让有些事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更加美好,有些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变得对生活充满希望,我们也会从中体味到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俞敏洪的话代表了新东方公益人的初心。

在发布会现场,俞敏洪说,他设想的目标是一万名新东方老师加入“我的大朋友”公益项目,改变一万个孩子的命运。如此下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论面对多少困难,我们定会全力以赴。”

编辑:hcf

首都公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