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15 08:36:49 来源:社工中国网
来自广州市南沙区百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禁毒社工钟敏,是一名党员,将党建工作与禁毒社会工作相融合,发挥党员先锋作用,贯彻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协同南沙区戒毒康复人员活跃在禁毒工作前线,将抽象的禁毒社工专业知识转化为温暖的实际行动,秉承“优势视角”的理念,孵化和培育起第一支正式注册的戒毒康复人员社会组织,培养康复人员骨干,组建以戒毒康复人员为主导的志愿者团队和禁毒宣传队伍,联动导演和编剧的资源,创新贴近社区居民的禁毒宣传方式,打造了南沙区禁毒宣传新模式,同时联合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力量,将实现禁毒领域的“共治共建共享”格局落到实处。钟敏社工带领戒毒康复人员开展的禁毒服务,多次获得南沙区民政局、南沙区禁毒大队等领导的赞扬和鼓励,创新的服务也获得社区居民的支持与肯定,具体服务如下:
一、成功孵化广东省首个“过来人”社会团体
钟敏社工发掘并重视戒毒康复人员的优势,积极培养了10名戒毒康复人员领袖、同伴教育者,协助孵化了广东省首个以戒毒康复人员为主导的、“过来人”家属及社会热心人士自愿加入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该团体在南沙区民政局的支持下正式注册,目前有“过来人”会员44人。该社会团体“过来人”会员通过运用身为“过来人”的特殊身份,发挥自身容易跟其他戒毒康复人员交心的优势,积极与禁毒社工开展落户探访、无缝衔接、家庭矛盾缓和、困难帮扶、就业帮扶等工作,同时在团体内建立自律他律监督机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尿检、毛发检测,实现戒毒康复人员互助监督以促进维持操守的目的。
二、组建“过来人”禁毒宣传队伍
钟敏社工认为吸毒与戒毒的经历也能够成为戒毒康复人员人生的资本,在叙事治疗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康复人员重写自己的故事,制定戒毒的行动蓝图和意义蓝图,通过禁毒情景剧、禁毒宣讲、现身说法、禁毒歌曲等宣传的媒介,让戒毒康复人员在禁毒宣传中学习重写自己故事,发挥自我创作和表演的优势,在舞台上演出自己的故事,说出自己的经历,将戒毒的行动及意义落到实处,同时让社区居民从康复人员的情景剧中了解康复人员,看到康复人员的行为改变,也让社区居民尝试换位思考,多给予戒毒康复人员关注、理解和支持。
目前培养了8名“过来人”情景剧演员,培养了3名禁毒宣讲员,以自身经历为蓝本,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模式,在导演与编剧的指导下,产出七部禁毒情景剧剧本,包括由于好奇心被毒品所诱惑的《毒诱》、自身把握不足而陷入毒品漩涡的《涉毒》、在社工的帮助下开始戒毒的《毒戒》、毒品对人的危害《毒害》、毒品对人各系统造成伤害的《毒伤》、社工介入服务的《劝戒》、戒毒心态转变的《禅戒》等,其中《毒诱》、《涉毒》、《毒戒》已经进行了公开的演出超过30场,覆盖南沙区九大镇街,广州市花都区、黄浦区、同和强制隔离戒毒所等范围,宣传覆盖超过20000人,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获得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2018年6月,情景剧队伍带着《毒诱》登上广州市6·26国际禁毒日南沙主会场,通过情景剧主人公的经历向现场观众讲述切勿因为好奇心、意志力不足从而走上吸毒的道路。本次演出受到广州新闻台、今日关注、广州直播、广州公安等媒体的报道。
在2019年3月社工周活动期间,情景剧队伍带着《毒戒》登上“携手再追梦,重踏新征程”的舞台,以一个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向现场约七百名观众真实的呈现出戒毒康复人员从最初接触禁毒社工时的抗拒,然后经由社工锲而不舍的努力,真正的打开了他们的心扉,再继而投身禁毒志愿服务回馈社会的心路历程。
在2019年4月,情景剧队伍带着《毒诱》走进广州市同和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真情的演绎及“过来人”社会团体成立初心的讲解,提高了戒毒学员的戒毒信念和增强了戒毒信心,同时也受到了同和强制隔离戒毒所领导的好评。
三、组建“过来人”禁毒志愿服务团队
钟敏社工组建了44名“过来人”的禁毒志愿服务队伍,以“身体力行,回馈社会”作为口号,发动“过来人”积极参与到珠江街消防隐患排查、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信息调查、11·27沉船事件后勤保障、台风“山竹”登陆前的安全排查等社会事件当中,通过“过来人”自身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参与社会事件的正向改变,向社区居民展现了“过来人”的良好形象,同时,参与社会事件的服务,也让“过来人”发挥了自身的社会功能,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
钟敏,社会工作本科毕业,中级社工师,从事社工6年余,目前担任南沙区禁毒社工服务项目副主任,所撰写案例《轮椅上的呼唤》获得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首届行业十佳系列的“十佳案例”,曾获评广州市南沙区2016年第四季度“南沙好人”称号。钟敏社工表示,联动基层党组织、镇街各部门打造南沙区禁毒领域的“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对于戒毒康复服务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让戒毒康复人员参与禁毒宣传、关注并参与社会事件、参与志愿服务等是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在这些体验当中,能够让戒毒康复人员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能够转换他们的思考方式,提升戒毒康复人员的自信和人生态度,从而获得家人和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尊重,逐步融入社会,实现了社区康复。
广州市南沙区百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供稿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