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7 17:20:17 来源:网络
在宁波海曙区的102个社区里,都有特殊的“议事会”,名叫“开放空间”。
社区里的大小事,都能“上会”议一议;居民有好点子好建议,都能公开讲一讲。这个方式看上去并不复杂。但神奇的是,就在这个无形的“开放空间”里,那些曾经被看作是“琐碎、棘手,却很关键”的社区大小事都逐一得到破解。
“议事范围不受限、参与对象不受限”,“开放空间”打开的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空间。运行近6年,它已源源不断地收集意见建议7864余项,同时一刻不停地办结难题7472项,居民满意度超过95%。前不久,“‘开放空间’创建基层民主协商”项目还入围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
政府推动、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开放空间”或许闯出了一片全新的空间。
诉求多困难大 基层治理 “独角戏”难唱
白云街道安丰社区针对老小区居民晾晒问题的“开放空间”活动。
作为宁波中心城区,海曙区很早就遇到了城市基层治理中的难题。9个街道102个社区,有老小区,也有新小区,居民诉求纷繁复杂。
在社区工作近10年,连续被好几位居民找上门来批评,海曙月湖街道平桥社区党委书记张文波曾经“多少有些尴尬”。
事情说来也简单:平桥社区是宁波典型的老旧社区,下辖偃月、菱东、菱西3个小区,居住着1399户、3900余人。没有物业公司入驻,平日里大事、小事全靠不到20名社区工作人员和楼道长推动。
前些年,海曙全区推行垃圾分类,需要在菱东小区设置大件垃圾堆放点。按照惯例,张文波咨询了楼道长意见,将堆放点设在了小区花园旁,认为“看起来醒目、离房屋较远、相对比较合适”。但有些居民却觉得,老小区本身公共空间不多,垃圾堆放点影响了他们日常休闲、锻炼、游玩。于是,建成两天后,就有人找到社区表达不满。
张文波不得不做出解释和妥协:如果超过半数居民反对,就将垃圾堆放点进行移位。并且,她向居民表示:“今后在相关问题的处理上,一定注意方式,听取大家意见。”
张文波的尴尬,绝大多数社区书记都遇到过。海曙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说,社区一般采用政府决策、党员议事、代表商议等方式,这种传统的议事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但有时要吸引居民参与公共事务,也不容易。比如,2007年才成立的水岸心境社区就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却收效甚微。“这里居民以中青年为主,我们希望能在社区治理上有不一样的气息。”社区党委书记徐孟儿告诉记者,前些年,他们试图通过成立便民工作室、文明劝导队等,推动居民自治,“整体看来,围观的人多,参与的人少。”
有一次,针对小区内养狗人士“遛狗不牵狗绳、不处理粪便”等问题,他们决定召开居民议事会。6名社工花了整整一天,将会议通知发到了每户居民手中。但开会时,稀稀拉拉只来了五六个人。再一调查,不少居民直言:“开会跟吵架似的,不感兴趣。”
在专家眼中,这里呈现的,并不是社区建设中的独特问题,而是城市治理中普遍的困境。社会学家郑杭生曾将此概括为“现代社会的共同体困境”:经济社会转型导致人际关系疏松化,使得城市社区在相当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居民归属感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区治理实际上是政府“唱独角戏”。
海曙区民政局副局长吴鹤立介绍,2013年5月,海曙区成立了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并在各社区试水“开放空间”议事厅,为的就是从“政府主导、小众参与”向“多方共治、全民参与”转型,“无论是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还是创新城市治理体制的要求,我们都需要一次理念与方式的变革”。
提升参与意识 居民不当“沉默大多数”
社区治理变革的第一个努力,是运用“开放空间”会议技术,让居民学会议事。
近日,记者到达平桥社区偃月小区时,这里正在开展一场关于“绿色会客厅怎么建”的“开放空间”会议。主持人是专职社工马于鹤,参与者是对议题感兴趣的10多位居民。
早在一周前,“将小区南面闲置地块改造为绿地”的动议就张贴在了小区公告栏,参会邀请函也发到了附近6个墙门、72户居民手中。
“绿色会客厅怎么建?请大家在话题纸上写下你的话题和观点,并轮流发布。”等居民围坐成圈后,马于鹤简短开场。
“主持人,我认为应该设置雨棚、铺种绿植,既赏心悦目,又改善环境。”
“为适应小区老年居民多的特点,我觉得可以设置休闲椅桌、景观灯、鹅卵石健身路……”
陈述过程中,小区居民应淑芬与叶中华的观点引起广泛关注,“看起来很可行”。
按照“开放空间”议事程序,接下来,主持人选出“热度”最高的两份话题纸,贴到墙上,居民排队依次签名,形成两个小组;然后,他们将通过小组讨论、发布行动方案、正反方辩论、投票等各个环节,选出获胜方,达成共识;最后,所有人共同完善行动方案,整理成文件资料,分发至72户居民。
最特别的场景在于,现场任何人讲话、发言,必须遵循“不同意见者之间避免面对面对话”“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打断其他人陈述”等一系列规则。6年来,随着“开放空间”持续开展,这些规则深入人心,并被102个社区的居民亲切地称为“萝卜白菜十三条”。
“以往这样的事,社工和居民代表商量着做了,我们可能不买账。”直到现在,水岸心境社区的年轻居民杨佳妮依然记得2015年第一次参加议事时的仪式感和新鲜感,“‘开放空间’就像一部设计精良的机器,将有利益冲突的相关方聚在一起,有条不紊地让我们表达意见,又用规则来压制内心不好的冲动,避免争执,求同存异。”
之后,杨佳妮只要收到邀请函,不管是停车位划分、社区墙绘设计、垃圾分类等利益相关事项,还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选址、背街小巷整治等关系不大的相关问题,有空都会参加。“社区要为居民提供表达意见的畅通渠道,如果没有做好,那是他们的错。但如果我漠视自己的权利,不对身边的公共事务发表意见,那是我的错。如果大家都漠视了,这个社会怎么能进步?”杨佳妮说。
数据显示,6年来,各社区共召开“开放空间”会议8000余次,参与议事的居民已超过10万人次。有居民说:“几乎每个月,都会收到一张邀请函,让我们对社区正在发生的事了如指掌。”也有居民表示:“无论选择成为支持方、反对方或者中立方,都能充分表达观点、达成一致协议,让我们感觉到了自由、高效。”社区工作人员则认为:“它吸引了多方力量参与社区事务,破解了许多痛点、难点,减轻了基层负担。”
在这里,一颗公共精神的种子,已经植入人们心中,开始茁壮成长。
平衡公平效率 社区成为“紧密共同体”
月湖街道平桥社区讨论小区“绿色会客厅”建设问题。海曙区民政局供图
在海曙区委主要负责人看来,“开放空间”抓住了人这一关键因素,居民不再是消极的社区治理客体,而成为紧密团结的伙伴,形成了政府推动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前不久,白云街道牡丹社区周江岸15弄发生的一件事,令人印象深刻。一单元2楼外墙管线漏了水,居民抱怨连连。但维修管线需1000多元,小区没有公共维修资金,楼上楼下住户都不愿出钱,双方陷入了僵局。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小区,房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70%以上居民为老年人口。没有围墙,没有物业,公共设施老旧,居民诉求纷繁,邻里矛盾频发。此前社区党委书记董玲红一想到就头疼。
眼看着一条管线就要演变成邻里纠纷,社区工作人员赶紧邀请了5户居民代表、网格员、工程维修方,组织了“开放空间”会议。经过一个上午的讨论,效果看起来不错:5户居民达成共识,同意每户出资167元用于管线维修。
更特别的是,在社区工作人员引导下,他们现场成立了“楼道公共设施自管委员会”,对管线维修项目进行监督,并且承诺“此后无论哪里出现问题,均由住户共同承担责任、分摊费用”。可以想见,这一“自管会”,今后将成为该小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而这也正涉及到海曙社区治理变革的第二个努力:对“开放空间”进行本土化改造。
不可否认,充分的讨论能展现多方利益、诉求,但某种程度上也存在效率不高、行事拖沓等弊端。“开放空间”会不会也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情况?
为实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2018年海曙对“开放空间”予以统一规范,在讨论前增设“民情收集”环节,在讨论后增设“项目管理”环节。
也就是说,“发布行动计划”不再是每次“开放空间”议事的尾声。在现场,每位参与议事居民还会收到一张自荐表,按个人意愿,选择是否成为自治委员会的一员。接下来,这个由普通居民组成的自治委员会,将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执行具体计划,同时也激励更多人投身到社区事务中。
牡丹社区里,300多名居民加入“ok管家”志愿者组织;在水岸心境社区,年轻妈妈们成立了“小画大作”工作室;白云庄社区有了“白云养绿队”;安丰社区组建了“大石头联盟”……楼道“牛皮癣”广告清理、小区监控安装、社区垃圾分类、居家养老服务改善等种种变化,都与他们相关,并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得以推进。
这些新生的项目小组、监督小组、自治委员会等,在海曙区和各街道有心的培育下,逐步演变为一个个成熟的社会组织。6年来,通过“开放空间”,当地已累计成立50余个社区自治组织,助力解决办结难题7400余个。
“‘开放空间’真正成了一个促进居民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平台。”在吴鹤立看来,把居民能干、想干、应该干的事情放权给居民自己来干,让社区成为一个“紧密共同体”,正是破解“现代社会共同体困境”的关键一招。
向着“共同体”的方向,海曙社区又迈进了一大步。(记者 沈晶晶 肖淙文 区委报道组 续大治 尤文军 孙勇)
社区治理升级有道
海曙区“开放空间”议事模式旨在通过引进国外开会议事技术,找到破解基层治理方式专业化不够、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社区共同体意识不足等几大难题的路径。在实际运用中,他们根据当地社情民情,对“开放空间”技术进行改良,避免了议事效率不高、行动能力不强、应用碎片化等问题,逐步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系统化的社区议事协商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几点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
第一,把“开放空间”技术导入社区治理过程,能提升社区工作者处理问题的专业性和有效性。面对居民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海曙积极要求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转型,发挥专业治理的优势,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手把手地教会社工运用“开放空间”回应诉求、破解难题,为提升社区协商治理水平打下了基础。
第二,“开放空间”中“民情收集”以及“开放讨论”等环节,引导居民积极、有序地参与公共事务,助力社区有效运转。海曙区“开放空间”议事围绕与居民利益相关的问题,例如停车、绿化、垃圾分类、居家养老等,展开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协商,形成一致性的行动方案,提高了社区公共决策的民主化水平,切实发挥了居民自治的作用。更难得的是,“开放空间”的“项目监督”环节,让居民协商议题进一步演变成为具体的治理项目,在此过程中又进一步引导居民组织化,产出一批社会组织,进一步激活了社区活力。
第三,“开放空间”有助于唤醒居民共同体意识。现代社会中,社区逐步成为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但多年来社区自治不足、人际社会疏松化导致邻里关系淡漠、社区认同感不高。而海曙“开放空间”模式瞄准的正是营造一个让居民成为主人翁、平等参与讨论的公共空间。多元化、个性化的主体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为社区所用,这是基层治理体制改革中最宝贵的财富。
因而,“开放空间”议事,短期看主要是打破了社区公共事务决策的封闭性,更深远的意义则是培养居民主动参与的意识,提升社区自治水平,构建开放多元的社区治理体系。(作者为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王萍)
什么是“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诞生之初,是一项会议技术。1983年,哈里森·欧文组织了一场国际会议,它包括一系列严格的流程:1、准备工作,准备好纸笔和座位排放;2、向与会者说明具体的流程和规则;3、提出希望讨论的议题,并充分探究重要性;4、会谈开始,问题者耐心等待其他人的观点,与会者参与讨论;5、设立新闻墙,指定时间、指定小组进行讨论成果汇报;6、对所有的议题选择短期内可行的建议;7、将建议根据优先顺序排列;8、锁定主要的议题及其优先的建议,制定行动计划实施。
与会者对会议的自由、高效深有感触,而后哈里森·欧文对该流程进行完善,并于1985年形成“开放空间”技术。它让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千余人聚集在同一个“空间”里,也为每一位参与者打开了热情、自由讨论和自主提出解决方案的“空间”。目前,这项技术已在100多个国家得到运用。
1、凡本网来源注明“首都公益网”域名:www.sdgy.org.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首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首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首都公益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首都公益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
公益热线:400-8059-268 9:00--17:30(周一至周五) 邮箱:450952431@qq.com
首都公益网 | 全民公益传播平台官网版权所有(C) 京ICP备16047934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